但是如果再加上新鴻基,加上恆基兆業,再加上包鈺剛,加上滙豐和恒生的助力,集結整個華人資本的力量,他就不信,難道不能虎口奪食,拿下置地?
而這麼多資本,拿下置地之後,大不了大家把置地拆分。
置地在中環有那麼多的地皮,除此之外,還在港島的其他區域,像銅鑼灣,西環,尖沙咀等地方,同樣持有大量的優質地塊和大廈。
除此之外,置地旗下的文華酒店,牛奶公司,萬寧藥房,惠康超市等諸多資產,都是一塊塊的肥肉。
幾家公司,完全可以把置地這一個巨無霸給瓜分了。
哪怕各家公司只是分到一部分,對他們來說,也是巨大的收益。
不過在這個串聯,不是那麼容易的。
李加誠思索了一下,決定還是得先去找包鈺剛。
港島的華人地產商,新鴻基,長江實業,恆基兆業這幾家算是龍頭,但是毫無疑問,吃下了九龍倉的包鈺剛,即將一躍而成為這裡面的巔峰。
在港島除了置地,沒有其他的地產公司比九龍倉的土地更優質,包鈺剛拿下了九龍倉,對他來說,如虎添翼。
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一點,李加誠找包鈺剛,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在於滙豐。
想要收購置地,沒有銀行的支援,是很難拿出那麼大的現金流的。
雖然沈弼如今看好李加誠,但是毫無疑問,光憑他李加誠的面子,說動不了滙豐。
怡和肯定打過滙豐的主意,但是如今既然要對外售賣置地,就只能說明,滙豐拒絕了怡和。
所以滙豐想來,是不願意插手這件事的。
在這種情況下,李加誠明白,靠自己沒有戲。
但是如果他加上包鈺剛一起,倒不是沒有可能說動滙豐。
以包鈺剛跟滙豐的關係,九龍倉一戰就能看出來。
滙豐在毫無抵押的情況下,直接給包鈺剛個人授信十五億港幣,這是什麼力度的支援?
滙豐對包鈺剛的支援,不在於沈弼這一個人,而是在於整個滙豐高層,都支援包鈺剛,這才是包鈺剛在滙豐的影響力。
所以,欲購置地,必須先說服包鈺剛。
而說服了包鈺剛之後,李加誠會再去拉攏新鴻基的郭得勝和恆基兆業的李昭基。
拉攏郭得勝和李昭基,不僅在於兩個人的地產公司,更在於兩個人跟恒生銀行,有著密切的關係。
要知道恒生雖然是滙豐的控股公司,但是卻有相對獨立的運營權,而當年郭得勝和李昭基的崛起,跟恒生對他們的扶持有很大的關聯。
李加誠相信,以郭得勝和李昭基的目光,不可能看不出吞下置地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