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去可以自己去給這些主演角色起名,反正到時候翻譯比較適合,聽起來順耳就行。”
王樂欣問:“那這部電影是拍成3D電影,還是2D電影?”
“隨你喜歡,3D也行,2D也行,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接下來你要記住這部電影該怎麼拍,該留意哪裡!而這,也是我必須要叮囑你,讓你好好牢記的!”
郝歡看著他簡單列好的籌拍方案,叮囑交代著王樂欣接下來怎麼去籌備《死神來了》的電影拍攝工作,這一部電影,算是王樂欣的一次大考驗。
所以郝歡的要求不高,製片成本3億元,全球票房只要有20億就行。
因為難度越高的電影,風險就越大。《死神來了》跟《電鋸驚魂2》不同,這部電影對導演的能力要求更高,王樂欣拍的《電鋸驚魂2》其實還是有很多毛病的,只是小毛病無傷大雅,所以在《電鋸驚魂1》的人氣前提下,《電鋸驚魂2》才會在北美票房大賣,獲得超過40億的全球票房。
但《死神來了》就不好說,如果《電鋸驚魂2》是低開高走的電影,那麼《死神來了》就是高開還不知能不能高走的一部高風險電影。
因為製片成本高了,拍攝難度高了,對導演的執導能力高了,所以過程就很容易翻車。
這也是為什麼國內很多製片成本只有幾千萬元的電影卻可以獲得好幾億元的票房,而那些製片成本高達三五億元的電影,很多卻連10億票房都達不到,從而撲街血虧。
其中的問題有很多,一個是製作水平上去了,但導演水平不足,於是電影拍得令人枯燥乏味,又或者是成本都花在了演員片酬上跟場景道具上,從而導致後期製作拖了後腿,觀影體驗令人嫌棄。
但這些問題,都是製片方跟導演的問題!
如果是自己拍的話,郝歡對《死神來了》這部電影很有信心,不說能有百億票房,但全球總票房,他絕對有信心可以超過50億元。
想想一部製片成本三億元的電影,卻獲得了50億票房,這錢賺得可是讓同行羨慕妒忌得眼睛發紅啊!
……
片刻後,王樂欣認真地聽著郝歡交代叮囑的工作事項以及拍攝建議,心裡對接下來要拍的這部電影感到了更大的壓力。
但有壓力才有動力!
她現在可是躍躍欲試,很想立馬就展開電影的拍攝!
半年的時間過去了,總算有一部自己可以放飛自我,自己導演的電影了,她現在的內心是很激動的。
以前,她沒有過這種感受。
自從拍第一部電視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獲得了不錯的收視成績後,自從她拍的第一部電影《開心鬼》以不足兩千萬的製片成本,卻獲得了高達11億元的票房後,她突然愛上了導演這個職業!
或許,郝歡的心情也是這樣吧?所以他才會放棄繼承億萬家產,硬是要拍電影的原因。
花半小時交代完王樂欣所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後,郝歡再叮囑一兩個不能忽視的細節,便不再囉嗦了。
畢竟說得再多,王樂欣這豬腦子可就消化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