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
郝歡認為平行世界,就好比他跟鏡子,不對,這裡應該拿哈哈鏡來舉例。
也就是說,站在哈哈鏡面前的他代表著他生活的世界,而哈哈鏡裡的他則代表著平行世界。
二者的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哈哈鏡裡的他,卻被魔化成了另一個樣子,這就是他對於平行世界的理解。
所以,現實世界裡的80年代,應該跟平行世界裡的80年代差不多。
如此一想,郝歡就知道為什麼《開心鬼》這一部電影的製片成本那麼低了!
170萬元,放在80年代,也就是三十年前,那可不是一筆小錢啊!
對比現在的物價,至少也相當於現在的一千多萬元了吧?
所以,這並非一部真正的低成本電影!
不過在80年代都能有1500萬元的票房,說明這一部電影也是真的牛逼。
假設這個平行世界的80年代跟他生活的世界差不多,那麼80年代是什麼概念?
那時候,電影院可不多啊!
而且那個時代,電影上映那都是組織部隊下鄉下鎮,在黑燈瞎火的空地上拉著塊布進行投影,或者是前往學校,關上門窗,在白灰牆上直接投影播放的。
雖然郝歡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但上大學的時候,他對於電影起源與發展的知識點還是記得很深刻的。
重點是那個時代的電影票都很便宜,下鄉下鎮放映的電影票,五毛一塊不等,很多時候甚至是國家免費安排到鄉鎮上映的。
所以,那時候的電影可以獲得1500萬元的票房,著實有些恐怖了。
現場體驗著《開心鬼》的拍攝過程,郝歡果然驗證了自己的判斷是沒有錯的。
這確實是一個80年代的劇組!
拍攝裝置很不先進,導演的水平也沒看出有優異過人的地方,不過對方執導拍攝時的一些想法倒是挺獨特挺有意思的。
這就是人類聰明的地方!
環境改變不了人們,只有人們可以改變環境。
所以,在拍攝條件很不好的情況下,《開心鬼》這個劇組團隊可是想出了很多獨特的想法去進行彌補。
郝歡在旁邊看著,時間過去很快,片場體驗沒有正常的晝夜交替,也沒有休息,在郝歡眼裡,全程都是電影拍攝。
說明系統將一切無關緊要的時間環節都給刪減掉了!
於是,郝歡都不知自己在這個片場裡到底體驗了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