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想借電影來宣傳殯葬業,為自己的生意提高几分逼格,倒是挺有想法的殯葬業看著不起眼,卻是個人人離不開的行業,一個小小的香江便有百億規模的市場。
如今的香江,摩登與古老並存,有現代的一面,也有封建的一面。
許多人都希望死後能夠被風光大葬,有時候哪怕逝者生前交代葬禮要樸素,
後人也會為了面子而大肆鋪張。
如此的社會現實,造就了殯葬大王蕭家的崛起。
他們家獨佔香江殯葬業,同時還涉足房地產丶酒店等多個行業,家族財富高達數十億,要不然也配不上與何家聯姻。
跟殯葬業的暴利和市場規模比起來,電影業只能算是小兒科,因此蕭百成並不看重電影業,但卻很重視電影的宣傳作用。
現如今的蕭家在財富上已經站在了香江社會的頂層,也可以與豪門聯姻,但在市民階層的口碑卻並不好,總會被人戴著有色眼鏡看待。
財富丶地位到了,開始追求名聲與逼格,這種心態也很好理解。
「蕭生的想法很好,但要執行起來太難了。國人幾千年來的忌諱,可不是一兩部電影就能改變的。」林朝陽坦誠的說道。
「林生說的有道理,不過試試總沒壞處———」
兩人正說著話,交際了一圈的陶玉書從不遠處走了過來,蕭百成止住了話題。
林朝陽將他的想法跟陶玉書簡單說了下,陶玉書覺得挺有意思,殯葬這個行業天然就有故事感,拿來拍電影倒是個不錯的素材。
她與蕭百成聊了幾句,約了明天到公司去詳談。
活動結束後,林朝陽一路沉默,陶玉書以為她在活動上遇上了什麼不開心的事。
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有點關於新書的想法。
她聞言頓時興奮起來,現在距離《大時代》寫完已經一年多了,出版都整一年了。
「是個什麼樣的故事?你先給我講講?」
「還沒想好,等整理整理思路再跟你說吧。」
陶玉書見狀只好按捺住內心的好奇,她又詢問道:「之前沒有靈感,偏偏今天有靈感,是參加活動有的啟發?」
「差不多吧。」
靈感什麼的,當然是林朝陽敷衍陶玉書的話,他純粹是休息夠了。
隔天,陶玉書在公司跟蕭百成見面,蕭百成決定贊助林氏影業500萬港元,拍攝一部講述香江殯葬業發展的電影。
他只有兩條要求,一是主角必須是其父親蕭明,二是形象必須正面,
送上門的金主陶玉書當然不會拒絕,欣然答應了蕭百成的條件。
談好事情之後,陶玉書對蕭百成說:「對了,我先生最近想去大酒店采采風,不知蕭生可否行個方便?」
蕭百成聞言先是露出意外之色,隨即大喜過望,「林生的新作是關於殯葬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