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3千萬?哪兒來的?”
陶玉書並未把丈夫的話當真,信口問道。“炒股賺的。”
“炒股?”
陶玉書的表情略顯驚訝,她這才想起來前段時間林朝陽為了寫書,專門去聯交所採風,還開戶炒股賺了些錢。“真是炒股賺的?”
“當然。”
林朝陽眉目間露出得色,緊接著就把他的操作簡單給陶玉書講述了一遍。
陶玉書越聽越眉頭皺的越緊,到最後忍不住埋怨道:“你這麼做,風險太大了。“投資嘛,肯定有風險的。你拍電影,風險不一定比我炒股小。”
林朝陽的話不無道理,何況他現在確實賺錢了,陶玉書也不會一直揪著這個問題不放,只是提醒一下。不過片刻之後,她便高興起來,調侃道:“早知道你有這個天賦,我還苦哈哈的開什麼公司啊!”
“你都說這是高風險的事了!再說這次能賺這麼多主要是因為趕上了股災,屬於天降橫財。”林朝陽假意說道。
剛才只顧著擔心風險的問題,這會兒切實感受到丈夫竟然憑藉著炒股賺了一個億,她越想越開心,有種想要騰空而起的快樂。
“朝陽,你也太厲害了吧!”“都說了是天降橫財!”
“那也是你有先見之明。你之前不就賺錢了嘛,而且股災大家都虧錢,就你一個人賺錢,你還不厲害?”陶玉書眼神中的崇拜都快溢位來了,暗含秋波,柔情似水。
享受了一番情意綿綿後,林朝陽又接著說起他找梁伯韜和收購玉郎機構的事。“你這個禮物送的太大了,收購一個上市公司!”
陶玉書的語氣中滿是驚歎。
即便她現在主持林氏影業,每天經手的都是幾百萬、上千萬的生意,可動輒收購一家上市公司,還是超出了她的認知。她慢慢的消化著這個現實,又追問起了林朝陽一些細節問題,林朝陽一一作答。
“以林氏影業的名義進行收購自然沒問題,可我們加一起才2個億,會不會少一點?收購戰一旦打響,雙方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些錢不見得夠吧?”
“你說的沒錯。我的想法是,如果為了保險起見,可以抵押一部分林氏的股權,再籌集一些錢。另外黃玉郎現在屁股不乾淨,梁伯韜說他為了補期貨虧損的窟窿,正在沽賣手裡的股票
他已經被證監處盯上了,但又不得不進行暗箱操作。我們收購玉郎機構,他越掙扎,出事的機率越大。
公司可能沒事,但他一定不會好過。”
聽到丈夫將訊息打聽的如此詳細,佈局的如此縝密,陶玉書的心稍感安定。
“就算最後真的收購不成,黃玉郎跟我們拼個魚死網破,我們也可以趁機漁利。”在香江股市,收購與被收購都是常態。
歷來股市狙擊者,目的無非兩個,一是真心實意的收購,二是借收購之名,行“敲詐”之實。近幾年香江股市中令人談之色變的劉鑾雄便是第二種人。
林朝陽當然不是為了敲詐,但如若收購不成,他總不會幹賠本買賣,就當再賺一次零花錢。林朝陽對她說:“事情我都安排完了,剩下的事就由你來跟梁伯韜對接吧。”
“好。”有了林朝陽的謀劃,陶玉書感覺信心充足。
之後的幾天裡,梁伯韜和陶玉書頻繁會面,積極籌備著對玉郎機構的收購計劃。到週末,夫妻倆聯袂來到壽臣山李兆福家中做客。
李兆福出身香江名門李佩材家族,就是後世人們經常說的香江四大家族其中之一的李家。他早年留學美國,取得註冊會計師資格後回港創辦遠東交易所,並任首任主席。
六七十年代,香江的華資崛起,誕生了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郭得勝等一眾富豪,李兆福的遠東交易所居功至偉。去年他又推動了香江證券市場的四會合並,當選為聯交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