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一出,立刻轟動了國內文學界,引發了巨大的關注。
“大家·紅河文學獎”一夜之間成為國內文學界和讀者耳熟能詳的文學獎項。
現在是1987年,莊重文文學獎的這30萬元獎金的含金量,絕對要比大家·紅河文學獎的含金量高出不止一籌。莊重文內心消化著林朝陽的想法,覺得確實是切實可行的。
“林生說的有道理,那就按這個想法來辦吧。”
籌備一個文學獎項,需要做的工作是十分龐大、繁複的,林朝陽跟莊重文邊吃飯邊聊天,一直到晚上七點多才離開莊家。
離開之前,林朝陽和莊重文約定,由他先和內地方面進行聯絡,推進確定獎項的籌備框架和一些具體的流程、規則,再請莊重文出面定調子。
種植道46號距離嘉慧園並不遠,林朝陽夫妻倆趁著月色漫步。“我看你參與莊先生的評獎好像很高興。”陶玉書問。
“雖然這麼說可能有點功利,但莊先生這麼大方,對國內的文學評獎確實是有好處的。
至少可以激勵很大一批作家,也可以吸引許多讀者的注意力,這何嘗不是對文學發展的貢獻呢?”陶玉書笑著問:“其實我們也有錢,如果你想搞的話,我們也可以搞一個。”
林朝陽頓時堅定的搖了搖頭,“不一樣的。”
“莊先生是愛國商人,德高望重,他以自己的名字來設立文學獎項,即便個別人有些微詞,也不會有什麼影響。我還沒到三十,如果自己出頭搞評獎這種事,必然會鬧的滿城風雨。
在我們中國,論資排輩這種事大家都不會明說,但大家心裡都有一杆秤,所以我何必自討沒趣呢?莊先生信重我,藉著他的手一樣可以搞評獎嘛,反正是對國內的文學發展有好處的。”
聽著林朝陽的話,陶玉書才知道他心裡已經考慮的如此周到。
隔天上午,林朝陽打電話聯絡到王濛,將莊重文想要捐款設立文學獎的事告訴了他。王濛初聽很高興,可等他聽著聽著就覺得不對勁了。
“朝陽,莊先生能把獎項想的這麼詳細?”“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這恐怕是你出的主意吧?”
“你別管是不是我出的主意。莊先生每年捐贈30萬元搞這樣一個文學獎項,在國內絕對是破天荒的,人家當然要慎重一點。
現在的評獎,動不動就評出一大堆獲獎作品來,只會不斷降低獎項的含金量.
王濛揶揄道:“說的好像你當年沒得過一樣,你小子這是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啊!”“誒誒,你要這麼說,那我可找地方文協合作了啊!我覺得滬上文協就不錯。”
王濛急了,“你這叫挾洋自重。”
“老王,注意團結,人家莊先生是愛國港商!”
戲謔了兩句,林朝陽正色道:“這事確實是我出的主意,你聽我說兩句。”
“老王,文協以前搞評獎總是覺得要保持多樣性、全面性,一評就是一堆作品獲獎。我不能說這種想法不對,但你有沒有想過,評獎的作用是什麼?
引導和激勵創作、推動和促進文化繁榮,不外乎如此,對吧?
可能有人覺得,能多獎勵幾個人總歸是好事,我們的文藝界歷來都是這麼做的。
可你有沒有想過,獎勵5個人和獎勵1個人,對於我們這麼龐大的文學界來說,有區別嘛?獎勵的物件再多,影響的只有那幾個獲獎的人而已。
長此以往,難免不會變成分豬肉,反正肉都是爛在鍋裡的,誰還追求卓越。可評獎更重要的是,難道不是要帶動和鼓勵更多數的創作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