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既是經濟、軍事和文化強國,同時也是世所公認的文學大國,在西方世界擁有著不俗的國際影響力。林朝陽獲得勒諾多文學獎的認可,應該說對於中國文學在世界上的傳播和擴散是有好處的。
電視上的新聞播報已經結束,王濛心中想著文協應該發一封賀信才對。
林朝陽獲得法國勒諾多文學獎的訊息經過《新聞聯播》的傳播,立刻便在燕京文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次日上午,《人民日報》又發表了新華社記者聶如新的文章,上面詳細記錄了林朝陽獲獎的全過程,受到了全國人民的矚目。
改革開放以來,國人對於西方歐美國家推崇備至。
勒諾多文學獎的名氣遠不如諾貝爾文學獎,但沒關係,自有媒體記者為林朝陽辯經。各種關於勒諾多文學獎和法國文學獎項的科普文章在兩三天之內迅速冒了出來。
在這些文章當中,勒諾多文學獎儼然已經是諾獎之下第一獎,得了這個獎,林朝陽的諾獎之路未來可期。這其中當然有誇大其詞的成分。
但讀者們可不在乎這個,他們只知道林朝陽在歐洲得了個很牛逼的文學獎項,未來很有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伴隨著媒體上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林朝陽獲得勒諾多文學獎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11月7日,《文藝報》刊發中國文協對林朝陽獲得勒諾多文學獎的賀辭:欣聞許靈均同志榮獲1987年勒諾多文學獎,我們表示熱烈祝賀!
在多年文學創作道路上,許靈均同志對祖國懷有真摯情感,與人民大眾保持緊密聯絡,潛心於藝術創新,取得了卓越成就。..
文協的賀辭寫的繁花似錦,給予了林朝陽極高的評價和肯定,也讓文學界的同仁無不羨慕。文協發賀辭,在文學界不算罕見。
許多作家在獲得了文學獎項時,家鄉的地方文協經常會發一些賀辭。
但全國文協的賀辭卻是很少見的,而且還是在刊發在《文藝報》這樣的全國頂尖的文藝喉舌上。
尤其是這次賀辭的評價還這麼高,若不是取得世所矚目的獎項和成就,一般作家是根本不可能享受的。
不過大家想想林朝陽得獎的訊息才剛登上《新聞聯播》和《人民日報》,讓全國文協發個高規格的賀辭好像也不是什麼大事
8日是週日,小六部口衚衕的西院又熱鬧了起來,而且熱鬧程度遠超平日。
林朝陽在海外得獎了,李拓這個交際花最為興奮,聯絡了好幾天,將身邊能叫的人全都叫了,打算在小六部口衚衕辦個大聚會,為林朝陽賀!
今天小六部口衚衕來了至少三十多位作家,幾乎將燕京本土的知名作家給一網打盡。
這麼多人的聚會,讓李拓一個人請客他肯定請不起,所以今天的吃食都是大家各自帶的。吃吃喝喝,談天說地,氣氛輕鬆而熱烈。
因為人太多,大家自然不可能都擠在一起。
劉振雲和陳健功、鍾阿誠等幾個人坐在一塊,各自閒聊著。“在法國拿個獎,應該比在國內難多了吧?”陳健功問。
“你這不是廢話嘛,咱們國家這麼多作家,有幾個拿過外國文學獎項的?
想在國外拿獎,你作品好歹得在國外出版吧?光這一項,就能卡死多少人!”
鍾阿誠說起來,越發佩服林朝陽能夠在法國得獎了。
“唉!我什麼時候才能拿個獎啊,我要求的不高,也不用國外的,茅盾文學獎就行。”陳健功的話引來了一旁張承治的嘲笑,“我看你啊,這輩子是沒什麼希望了!”
陳健功頓時不滿,兩人打了幾句口水仗。劉振雲說道:“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