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張曼玲三人從華僑公寓出來,戴瑾華感嘆道:“曼玲,林朝陽是伱的貴人啊!”
張曼玲這人自信爆棚,有時候會到清高、自戀的程度,她是絕不允許別人說她是靠了誰的幫助取得了哪些成績。
可此時戴瑾華的話卻讓她陷入了沉默,她的寫出來一年多了,老師看過、編輯看過,都沒有發表,她否認林朝陽的幫助嗎?
顯然她不能。
李拓和妻子張暖心有心想改編《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前提是這部發表被他們夫妻倆看見了,更巧合的是李拓在林朝陽家遇見了張曼玲這個作者。
這一切能單單用“緣分”兩個字來概括嗎?
顯然也不能。
沒有林朝陽的幫助,她現在所享受到的一切根本不存在。
“是啊,多虧了他。”張曼玲輕輕的說道。
3月10日,星期三。
臨近畢業,78級中文系文學專業的課程比前幾個學期少了一些,很多人都已經開始準備畢業論文。
這天一大早,張曼玲吃完早飯便躲進了文史樓的教室想鑽研鑽研論文的事,正認真的時候冷不防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
她轉頭一看,便見到班裡的戴瑾華、馬相武和高賢駿三人站在那裡,剛才拍她肩膀的正是戴瑾華。
“早啊!”張曼玲與三人打了個招呼。
高賢駿調侃道:“沒有你早,曼玲你可真夠用功的。”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剛才我才聽瑾華說起來,週末你們幾個去林朝陽家吃飯了?”
“是啊。我那發表他幫了忙,本來是想請他吃飯的,結果他讓我們去家裡吃。”
高賢駿臉上帶著幾分豔羨,“早知道叫我一個啊!”
“那天我倒是想叫你了,你不是出去跟他們看《少林寺》了嘛!”
聽著張曼玲的話,高賢駿悔不當初,“哎呀!”
“其實去林朝陽家吃飯也沒什麼。你看振雲,都去好幾次了,無非是菜做的好吃了一點。”戴瑾華說。
高賢駿惆悵道:“你吃過了,當然可以這麼說。眼看快畢業了,真想去他們家吃頓飯啊!”
戴瑾華不解的問高賢駿,“一頓飯有什麼了不起的?實在想吃,你去圖書館跟他說一下,去蹭頓飯,我想他不會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