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燕京文藝》再次刊發許靈均的作品《小鞋子》也引來了學生們的關注和熱議。
這兩天《燕京大學校刊》又刊發了編輯部編輯對林朝陽的採訪,一時之間,讓林朝陽的名字成了燕大校園裡的熱詞,學生們私下裡對他的討論聲甚囂塵上。
從出身農村,到燕大教授女婿,再到新銳作家,林朝陽的經歷堪稱勵志傳奇。
藉著校刊上的採訪熱度,陳健功代表五四文學社找到了林朝陽,向他提出了一個要求。
“讓我演講?”
林朝陽看著陳健功,臉上滿是驚訝。
“對啊,學生們現在對你特別感興趣,大家都希望你能來給我們做個演講。”陳健功興沖沖的說道。
“演講這事我可不擅長,再說也沒什麼東西可講。”
“就當是一次交流嘛!你別有壓力,你的經歷對於我們這些學生來說很有激勵作用,講講經歷就可以。”
林朝陽沉吟著考慮要不要答應這件事,不想陳健功卻說道:“玉書同志肯定希望伱參加。”
聞言,林朝陽惡狠狠的看向陳健功,知道他這是拿陶玉書向自己施壓。
林朝陽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鄒仕方告訴他的。
那天管青松和鄒仕方要採訪林朝陽,陶玉書比林朝陽這個受訪者還要積極,任誰都能看出她內心望夫成龍的希望。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晚上回家,林朝陽把五四文學社的邀請講給陶玉書聽,她果然一臉興奮的攛掇他去參加,還熱心的啟發林朝陽的演講內容。
有個這麼追求上進的媳婦,我可真是太難了!
五四文學社是燕大最早一批學生社團,趕上文學蓬勃發展的年代,號召力在燕大校內自然不言而喻。
傷痕文學作家許靈均將應五四文學社邀請進行演講的訊息在社員們的熱心傳播之下,沒用兩天時間便傳遍了燕大校園。
不僅如此,這個訊息還在不斷的向周邊的幾所高校擴散。
最近半年,《牧馬人》颳起的傷痕文學旋風仍在持續,許靈均的名字伴隨著的傳播,在國內文壇已經越來越響亮。
這個月《燕京文藝》又刊發了《小鞋子》,這部呈現了完全不同於《牧馬人》的風格和內容,拋棄了傷痕文學元素,也沒有去借最近正興起的反思文學的東風,而是紮紮實實的將目光對準了鄉土、對準了現實。
雖然風格有所變化,但核心卻是一脈相承的,所有看完《小鞋子》的讀者都能夠一眼看出來,這正是他們所熟悉的那個許靈均。
《小鞋子》發表不到一個月,文學界的反響尚來不及傳開,但《燕京文藝》已經收到了上千封讀者來信,這在《燕京文藝》的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哪怕是三月份,雜誌上發表了方誌的《內奸》,廣受讀者和評論界好評,最開始的半個多月裡,編輯部也不過收到了幾百封讀者來信而已。
並且這些來信當中絕大多數都是讀者對於和作者本人的溢美之詞。
溫暖、陽光、積極……
這一類正面的詞彙頻繁的出現在信件當中,也說明了讀者們從當中所汲取的正能量。
透過讀者來信數量來看,讀者們對於《小鞋子》的熱情要遠超《內奸》,讓編輯們不由得想到《牧馬人》發表後的盛況。
一部文學作品的影響力正是在這樣一封一封的讀者來信當中建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