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陽笑呵呵的說道:“這裡哪能跟別墅比啊!”
“不一樣。園子裡那些別墅最年輕的也都四十年了,設施跟你這個沒法比。真不愧是給華僑蓋的房子,這標準、這規格,可真不低啊!”陶玉成感嘆道。
他說的沒錯,華僑公寓興建於六十年代,建造標準哪怕是放到十幾年後的今天,依舊是燕京最頂尖的存在。
陶家人也算是有些見識的,一大家子人在房子裡轉了半個多小時,最後得出一個評價:物有所值。
放眼如今的燕京,就是部長也不敢說比他們住的條件更好,林朝陽和陶玉書這一萬塊錢確實沒白花。
夫妻倆住一百多平的大房子,奢侈是奢侈了點,可誰讓人家有這個條件呢。
這半個多小時裡,陶玉墨一直在磨姐姐陶玉書,到最後終於讓陶玉書鬆了口,把北向那間靠著餐廳的小臥室給了她。
得到了姐姐的許可,陶玉墨都快高興瘋了。
雖然姐姐、姐夫搬走之後,朗潤湖公寓那裡她也有了單獨的房間,可朗潤湖公寓的環境哪裡能跟華僑公寓相比?
光是一個隨便洗熱水澡的優勢,就足夠讓她高興的了。
當然了,她的這種行為也少不了被陶父陶母訓斥一頓不知輕重。
“玉書和朝陽這個房子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怎麼折騰,簡單的收拾一下就能住。”回家的路上,趙麗說道。
華僑公寓是十幾年的房子,但裝修規格和裝修質量沒得說,只有風格略顯老派。
傢俱配的也算齊全,客廳的沙發茶几,臥室的衣櫃,該有的都有。
她又問陶玉書,“玉書,你們倆還要添置什麼傢俱嗎?”
“我和朝陽打算把南邊的那間臥室改成書房,想打一張大書桌和兩面書架。”陶玉書說道。
陶母皺眉問:“那又得多花錢,家裡那張書桌你們可以搬走。”
她的語氣不好,但潛臺詞是希望林朝陽和陶玉書省著點花錢,畢竟房款還沒交齊。
“媽,書桌搬走了我用什麼?”
陶玉墨立刻表達不滿,她馬上就要成為姐姐、姐夫那間房的新主人,合法繼承房子裡的一切,母親讓姐姐把書桌拿走,那不是損害她的利益嗎?
還沒等陶母回答陶玉墨的問題,陶玉書便聲討起她來,“我還沒走呢,就惦記上我的桌子了?你那間房子,沒了!”
陶玉墨立馬反應過來不能因小失大,連忙向姐姐賠禮道歉,表示如果姐姐願意的話,她可以親自把書桌給搬到新房子裡來。
姐妹倆吵吵鬧鬧的話,自然當不得真。
陶母怕林朝陽夫妻倆人多花錢也是為了他們好,不過該花的錢不能省,有一個好的環境,對於林朝陽的創作也有幫助。
陶玉書跟母親說了兩句,她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
一年多的時間,當初那個窮小子已經一躍成為國內知名的作家,也有能力讓女兒過上幸福的生活,她對林朝陽也早沒了以前的居高臨下。
特別是在得知《父母愛情》這部是林朝陽寫的之後,以前林朝陽接受校報採訪的時候也誇過她,可那個時候陶母卻覺得這是林朝陽在刻意這麼表現,說些客套話拍她的馬屁而已。
但這次《父母愛情》的情況卻不一樣,陶母能深切的感受到,如果不是真心的理解她的個性、經歷和處境,自家這個女婿絕不會寫出安傑和德華這樣的人物來。
她甚至覺得,自家的三個兒女可能都沒有這個女婿瞭解她瞭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