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觀眾都懵逼了,之前大家根本沒想過,林知白的繪畫竟然這麼牛!
甚至在林知白說這一輪選擇繪畫而不是書法的時候,不少觀眾還挺失望的來著,畢竟大家還想看看書法大師的實力呢,可沒想到人家在繪畫這塊,竟然很可能也是個大師!
“過譽了。”
林知白笑著拱拱手道:“其實也不是我有多厲害,關於蝦的這種畫法,我也是學自某位大師……”
“學的誰不重要。”
石雲開口道:“重要的是這種技法,如果沒有大師級的繪畫技術,你就算學了其實也學不會。”
大師級繪畫技術?
胡維目光異彩連連道:“老石你的意思是,小林先生真的是一位繪畫大師?”
術業有專攻。
胡維更擅長詩詞,對聯水平也尚可,繪畫技術卻一般,屬於剛入門的程度,所以他只感覺到林知白畫的好,具體有多好卻說不明白。
“這還有疑問?”
石雲斬釘截鐵道:“小林先生光憑這一副墨蝦圖,就可以確認是繪畫大師的身份了。”
“是的。”
現場有同樣擅長繪畫的文人開口道:“這就是大師級的繪畫技術,是不是大師主要看細節的,瞧瞧這蝦的鬚子沒有采用常規的寫實手法畫出鬚子的關節與韌度,反而採用枯筆飛白的形式表現出筆韻的灑脫俊逸,這種飛白彌補了神來抖動的筆觸對鬚子韌性的弱化,非繪畫大師都沒有這樣的審美和理解!”
這話一出。
現場所有繪畫高手都在點頭,眾人一邊湊近看畫一邊竊竊私語,甚至有人存了偷師的想法,邊看邊分析:
“瞧瞧這蝦的尾部!”
“每一肢節的暈染都非常到位。”
“以寫實的筆墨,表現尾部肢節的形態與穿插關係,同時暈染的層次,把肢節的半透明質感,表現的淋漓盡致。”
“偽足勾染一體!”
“林先生的用筆技巧,在所有細節裡完全表現出來了!”
“我覺得最關鍵的,其實是他對暈染水分,與墨色的比例把握,分寸掌控的太好了,這是水墨畫基本功極高的體現!”
“我也覺得蝦尾處理最妙。”
“比如這個尾巴的中間一筆,既交代了尾部的結構關係,同時也與前面身體的結構,產生了一個精彩的呼應,表現出與前部的鎧甲、後面肢節的彎曲穿插關係,增加了身體彈跳的結構韻味。”
“靜物畫,卻靈動感十足!”
繪畫高手們一邊交流一邊驚歎著。
周圍不懂畫的文人,聽得是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