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其內容由喜到悲由悲到喜,其技法波瀾壯闊天下無雙,其文字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其筆畫渾然天成巧奪天工,如此方能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
前世無數書法大師試圖臨摹《蘭亭序》卻沒有人能夠將其複製。
此時的林知白卻可以!
因為林知白現在已經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完美級書法境界,還獲得了王羲之的完整傳承,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他相當於書法之神,這個“神”之一字絲毫不誇張那種,所以現場安靜了。
觀看直播的所有觀眾都安靜了。
在死一般的安靜中,現場的鏡頭從不同角度全面展示著這幅書法。
外行的觀眾們呆呆看著鏡頭各種角度呈現,只覺得這幅字真是神了,簡直像是仙人手筆,望之令人心神俱震,可讓他們具體評價點內容,一個個卻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而內行人看到的卻是結構,結構,還是結構!
白帝的書法,把那種獨特的風格做到了極致,這種極致尤其體現在結構上!
其中有很多字的結構簡直讓人始料未及!
書法家們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為什麼要這樣下筆!
可白帝寫出來之後,卻能讓所有書法家都豁然開朗!
尤其是“之”字!
諸葛秋涼此時的注意力幾乎全在“之”字上面!
這個字的結構,堪稱白帝這篇書法中最為恐怖的地方!
因為這篇書法中,“之”字出現了20次!
這20個“之”字,猶如一出優美動人的舞蹈!
因為每個“之”字都是不同的寫法,象徵著不同的體態及美感。
比如“暮春之初”——
點幾似橫畫,點橫牽帶明顯,折撇圓收,捺筆內斂收鋒,布白勻稱。
比如“會於山陰之蘭亭”——
橫撇重合近乎一線,捺筆有使轉,輕筆出鋒,布白上緊下鬆。
比如“仰觀宇宙之大”——
橫撇之處理與第三個略同而捺筆以方拙出之。
再比如“品發之德”,點橫折撇運筆輕快,至探筆漸趨穩重以額筆穩穩收住,飽滿圓融與起筆之輕盈健捷形成對比等等等。
同一個字出現二十次寫法無一雷同!
這個白帝怎麼做到的!?
諸葛秋涼臉色發白,目光恍惚,用玄乎點的說法來形容就是“道心崩潰”了,向來自詡藍星書法第一人的他,今天竟然被一個如此年輕的書法家擊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