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白這首詩的作者是白居易。
確切說這是白居易寫給劉禹錫的詩。
此詩高明之處在於,“綠蟻酒”、“小火爐”和“暮雪”這三個意象分割開來孤立去看,索然寡味神韻了無,說來都是尋常物,但當這三個意象被白居易納入整體結構中,或者說這三個意象連綴起來的時候,就直接構成了一幅有聲有色,情景交融的圖畫。
而若是再加上最後那句“能飲一杯無”,就更是瞬間昇華了。
因為這句話,其實是一句口語,以口語入這首詩的收尾,既增加了全詩的韻味,使其具有空靈搖曳之美,餘音嫋嫋之妙,又創設情境,給人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其間不但流溢位融融暖意,還透著一股子人情味兒。
這麼說吧。
其他文人寫的是雪或者梅花。
而林知白寫的卻是人間煙火。
從作品立意上林知白就直接高出了旁人一籌,而且他這詩還比單純的詠梅或者詠雪更加應景,畢竟此刻大多數文人都在堂內煮酒吹牛逼呢。
所以在場文人無不色變!
雲嵐數秒後才回過神,細細品評道:“這首五絕小詩寫得非常有情趣,透過對飲酒環境和外面天氣的描寫,反覆渲染飲酒氣氛,自然引出最後一句,整首詩語言簡練含蓄,寫得韻味無窮,請進吧,白帝老師。”
林知白進入堂內。
隨後周泰唸了一首詩並跟著進入其中,坐在林知白的身邊。
同在堂內文人們已是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這詩越品越覺得不俗。”
“通覽全詩,語淺情深,言短味長。”
“在生活中發現詩情,用心去提煉生活中的詩意,這是此詩最為令人動情之處。”
“還有綠酒紅爐白雪的顏色搭配更是設計精妙。”
“門口那首詩,有點文字遊戲的意思,說才情多高也未必,只能說是這白帝有些機智,可這首詩卻絕不僅僅是機智那麼簡單。”
“呵,你們誇太過了。”
“白帝不過尚佳,還是小紀老師那首更好。”
“就是!”
“況且小紀老師是第一個進門的,這白帝的詩雖然不錯,可醞釀時間更長,拖了半天才進門。”
時間拖的太久?
這些話周泰聽的是直皺眉。
寫詩又不是對對子,大家比作品質量,就好好的比質量,怎麼還要比誰寫的更快誰先進門?
紀泉泰那首確實也不錯。
然而誰知道紀泉泰是現場創作還是提前寫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