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森那邊很快就同意了不夜侯把所有短篇故事集結出版的提議,不過對方說集結出版的話,最好可以在扉頁寫個序言,對此江城表示:“咱不一定是序言的格式啊,也可以是楔子什麼的,反正就是大致寫一些能和這些短篇呼應的話吧,如果老闆想不到合適的,隨便寫點給讀者們的寄語也可以。”
“我想想。”
這是不夜侯第一次出書,雖然是短篇集且裡面有大半內容讀者已經在連載上看過,但林知白還是想認真對待,於是他認真思考了這些的特點。
黑暗?
壓抑?
冷漠?
透著溫情?
回憶著這些風格明顯的短篇,林知白在電話中沉默了許久,最後忽然輕聲開口道:“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經典名言!
孤城的《一代人》!
這應該是最短的詩之一,但這句詩的影響力卻絕對夠大,大概意思是在負面的環境中的我依然在尋找光明,可以比喻活著的希望,也是對苦難的不屈服和不妥協,得虧林知白有些前世的記憶,記得不少詩詞,所以並不需要特地和系統定製,剛好這句話某種意義上來說,和的主題思想很契合。
電話那頭。
江城品味著這句話,越品越覺得意義深刻,好像連這個短篇集都莫名變得高階起來。
半響。
江城終於忍不住讚歎道:“這總結也太合適了,所以老闆我長這麼大牆都不扶就服你!”
這次不是舔。
江城是真服氣!
哪怕江城沒有多高的文學品味,也能感覺出這句話的逼格,他甚至覺得這句話不用作的序言,直接單拎出來也是極有魅力的——
有種經典的味道!
外界都說不夜侯的短篇太黑暗了,壓抑的基調讓人難受,可如果結合這句話來回顧那些作品,是不是瞬間立意都昇華了?
江城越想越覺得精妙!
主要不夜侯很多短篇故事裡面的角色,比如《小飾與洋子》這種主角在極度黑暗中,也從不放棄對生存和美好的追尋,無論有沒有結果,無論故事本身是不是變態啊,人家總歸是努力過也掙扎過,和老闆這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不是剛好對應上嗎?
還有《七個房間》等,同樣是在絕望中掙扎求生,也同樣都能和這句話完美對上,越品越覺得內涵深刻那種!
“還有事?”
“納森書屋那邊問短篇集的名字叫《不夜侯短篇集》可以嗎?”
“可以。”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