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不夜侯的,你可以合理懷疑孩子在假裝,不過如果是假裝的就更諷刺了,需要做到這種程度才能維繫的家庭,我覺得不如散了。”
“孩子看不見父親,在隱喻心靈創傷。”
“這個故事裡很多隱喻,別讓婚姻變成恐怖片啊!”
“不夜侯用機器人的故事,證明了他的全面性,然後又用一對夫妻的故事證明了他還是那個變態作家!”
“可我好像越來越喜歡這個變態了。”
“最近幾個月,書院的推理懸疑版塊都快成為不夜侯專場了。”
“剛剛在極光搜到了不夜侯,已經認證了,是本人,大家點點關注。”
……
書院那邊有人推廣。
極光平臺,不夜侯的粉絲關注數開始飛速上漲。
一萬。
兩萬。
三萬。
粉絲漲動速度比白帝那個馬甲更快,到三萬才緩下來。
想想也正常的,不夜侯獨樹一幟的文字風格太容易吸引粉絲了。
而白帝在歌壇雖然也聲名鵲起,同樣打響了招牌,但作曲人和歌迷之間終究隔了一個歌手,作曲人行業地位再高也改變不了大家聽歌,是先聽歌手唱的事實。
更別說。
歌手有公司包裝在前臺不停的露臉,一首歌翻來覆去的唱都行。
或者說歌手只要一首歌火了,就能吸引相當多的粉絲,可作曲人需要拿出好多好多歌曲,才能收穫粉絲的廣泛關注。
不像作家。
文字是直接面向讀者的,沒有任何隔層。
而林知白這段時間其實也在書院的推理懸疑版塊潛水,每天都會關注大家對不夜侯的討論。
注意到有人宣傳後。
林知白立刻登陸了不夜侯的極光賬號,順勢發了第一條動態。
【治癒系作家向大家問好。】
林知白是在暗示,他不僅僅是一個黑暗系的作家,可這話落到粉絲的眼睛裡卻瞬間變了味兒。
“致鬱系作家向大家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