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魏叔玉的聲音從講臺那邊響了起來。
“春秋戰國,先秦這些朝代咱們就不說了,就只說說從大漢開始,歷經西漢,東漢,兩晉,南北朝,再到前隋以至於本朝,真是應了那句話,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只是不知在狄大人心中覺得,為什麼每一個朝代建立初期的時候,都是欣欣向榮,政通人和,可是到了末期,就像人得了病似的,不管龍椅上的帝王明君也罷,昏君也罷,都無可避免地走向了國破家亡的下場?”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麼?”
聽到這話,狄知遜眼中露出一抹激賞之色,沒想到魏叔玉簡單一句話,就將王朝興替概括的惟妙惟肖。
只是對於對方提出的那個問題,狄知遜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實在是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寬泛了,每一個王朝的興亡都有他各自的理由,有的是因為昏君無道,有的則是因為窮兵黷武,一時間根本歸納不出什麼規律。
想了想,狄知遜試探道:
“莫非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難道不是得天下者得民心?”魏叔玉意味深長道。
“額……”狄知遜只覺得自己頭皮都快被自己給抓沒了。
這個時候,他才發現眼前這個年輕人真正厲害的地方。
別看他平日裡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包括之前和自己聊天時,還時不時插科打諢。
可是說到緊要關頭,對方那往往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往往卻有於無聲處起驚雷的效果。
至少現在,他早已經收斂了前輩的派頭,心中更是不敢有一絲怠慢的心思。
別的不說,光是這一句“得天下者,得民心”就已經夠嚇人的了。
看到狄知遜緊張的模樣,魏叔玉決定不再拿這個老實人開涮了。
“好了,不和狄公開玩笑了,既然你想知道王朝週期律到底是怎麼回事,那咱們不妨就由你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入手,隨意聊聊如何?”
聽到這話,狄知遜點了點頭,身體也不由坐直了幾分。
他知道,重頭戲馬上就要來了。
果然,只見魏叔玉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很大的圓圈,開口道:
“何為民心?諸子百家裡面都有著不同的解讀,可是在我看來,一句話就可以概括,那便是老百姓的真實需求!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對於絕大多數的老百姓而言,誰能幫他們填飽肚子,他們就願意跟隨誰。
甚至有的時候,哪怕這個皇帝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明君,可只要他對老百姓不錯,老百姓依然不會起來造飯的。
可問題來了,老百姓想要吃飽肚子,那就得首先有地,狄公不妨回想一下,歷史上那些朝代,在開國的時候,是地多還是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