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大帳內。
李世民坐在御案後面看著奏摺,不時皺起眉頭。
沒辦法,大唐初立,百廢俱興,這世間有著太多事情,都等著他這個大唐第一話事人做出裁決。
世人都說隋朝像個草臺班子,就如同秦朝之於漢朝一樣,很多東西都是前朝創立,後朝完善。
在李世民眼中,大唐同樣是一個巨大無比的草臺班子。
很多東西,不是他不想變,而是沒法變。
就拿這用人來說,他當然也很想用自己的心腹舊臣,可全天下那麼大,那些人不過是從隋臣變成了唐臣。
名義上變了,實際的影響力可從未變過。
一上來就這麼“傷筋動骨”那便是取死之道。
只能徐徐圖之。
因此,他才接受了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的指點,將隋朝的那些舊勢力接納下來,暫時按兵不動。
再說科舉這東西,李世民也知道在眼下這種情況下,有些自欺欺人,但有了總比沒有好。
權且死馬當作活馬醫吧。
說真的,每日與其閱讀這些奏摺,還不如讓他騎馬持弓,縱橫沙場的。
自從當了皇帝之後,他才終於明白,自家認的那位“老子”,為何會說“治國如烹小鮮”的意思了。
終究是急不得的。
又看了幾封奏摺,李世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便扔到了一邊,旋即看了桌子上香爐裡的檀香。
已經燒到了尾端,眼看著就要燒完了。
“只是不知,這一次圍獵,魁首究竟花落誰家啊……”
李世民嘆了口氣。
他歷來對於與皇女聯姻的事情是有些牴觸的。
不說遠的,就說前面那個隋朝,楊家的姻親還少嗎?
可最後關頭,又有多少人站在舊主那邊呢?
楊家的後宮,歸了太上皇,楊家的舊臣,換了衣裳,站在了太極殿前面。
聯姻?
血脈相連的父子兄弟都靠不住,聯姻又能做什麼?
可他依然需要這樣做,關隴集團,山東士族,秦王府的功臣們,以及江南文官,隋朝遺臣,甚至於宗室皇親……
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從中斡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