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黃金?”
“什麼是流動的黃金?”
“那個啥?很值錢嗎?”
“黃金是那麼好撿的?還流動的?一聽就不靠譜。”
一聽到黃金,眾人就炸鍋了,七嘴八舌的鬧了起來。
“至於什麼是流動的黃金,在這裡先容我買個關子,一會大家就知道了,現在大家都聽我說,分別去準備相應的東西。”
“要準備什麼東西你說,我到要看看你要耍的什麼寶!”
“那好,武痴爺爺你力氣大,你就帶著二蠻在附近砍些竹子回來。
老道爺爺你負責把砍回來的竹子破開做成竹篾,芋頭爺爺你手巧,負責把竹篾編成密不透風的大肚竹小口竹簍。
母親下山去市場買些雞屁股、雞血、和雞腸,姐姐去找些礦泉水瓶子,四個小姐姐就負責製作長短在20公分左右的竹篾,越多越好。”
“你小子負責幹啥?”
“監督你們幹活,哈哈……”
“你小子——!”
眾人或好奇或疑慮或認真,都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武痴和二蠻很快就把鵝蛋粗細的野生竹子拖了回來。
老道用柴刀把竹子砍成一米六左右的竹段,然後經過卷節、剖竹、開間、劈篾、劈絲、抽篾、抽絲、刮篾等工序,把竹子製成合用的竹篾。
老芋頭把成品的篾絲抱起放院中的太陽下,就地盤坐在旁邊,選取熟練的選取篾條後,開始編籠底,橫5 條,豎11 條,先用兩片竹篾疊成十字形,然後在經向和緯向分別以挑一壓一的形式。編好橫5 條,豎11 條後就形成竹籃底部。
編織好底部後,開始縱向收身編竹簍的簍身,只見篾絲歡快的在老芋頭手中跳動,以挑一壓一的形式將篾絲彎起向縱向繼續新增篾絲,圍好一圈,再圍下一圈,圍簍身很快就成型了。
在簍身達到30厘米的時候就開始收口,先平鋪那些竹篾向縱向彎起並固定,直到四面全部圍起形成竹簍的柱形,並在縱向繼續以上述方法新增圍篾,直到達到所需的簍身高度。
簍口細長,按照我的要求,老芋頭把姐姐找來的礦泉水平的瓶蓋擰開,去掉瓶底,把沒有底部的瓶身頭下底上的固定在簍口,這樣在簍口就形成一個口大脖子小的出入口。
很快自己想要的竹簍就成型了,竹簍底部長30厘米,寬25厘米,高約50厘米,竹簍美觀結實,簍口光滑,更因泉水瓶是到懸在簍內,就是小型爬蟲很難從簍內爬出來。
老道舉起竹簍,頂著陽光看了一會,口中嘖嘖稱讚道:“老芋頭,不簡單呀,還有這一手手藝,我看呀,以後咱們就靠它都能吃飽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