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文明、以及現在的炎黃聯邦,都屬於3.5級文明,也許還要低一點。
星際文明的等級劃分,主要是兩個要素:能源、疆域。
對科技為主的文明,主要劃分是:
1級,初步掌握核聚變,掌握本恆星系;
2級,完全掌握核聚變,掌握量子通訊技術,開啟星際移民,掌握至少兩個恆星系;
3級,掌握夸克裂變技術,掌握恆星級疆域,對本恆星系形成保護圈,疆域一般要求10~15光年;
4級,掌握夸克聚變技術,獨佔一個完整的星域,疆域可達100光年以上;
5級,掌握時空潮汐,涉足時空技術,曲率飛行成為常態,疆域可達1000光年以上;
6級,涉足虛粒子和實粒子領域,這級文明的疆域,可以輕鬆達到上萬光年;
7級,弦理論,一種傳說級的文明。
這些文明等級的劃分,在課本上就有,而且是宇宙中比較公認的等級劃分。
至於一些神靈文明、修行文明的等級,主要參照上面的‘疆域’。
1級文明,掌握的是熱核聚變技術,需要龐大的裝置,借用恆星的能量發生機理。按照這個劃分,21世紀的地球大概處於0.7級。
2級文明,掌握冷核聚變,核聚變可以小型化。
自然界不存在冷核聚變;所以,掌握冷核聚變意味著文明已經跨出了‘超越自然規則’的一步。
雖然都是核聚變,但2級文明對1級文明具有碾壓的優勢。
3級文明的夸克裂變,已經涉及到白矮星的能源機理,是質子、中子的內部世界。
3級文明的疆域要求,必須能保護‘本恆星系’,形成‘護城河’。到了3級文明,基本上就很難滅絕了,可以算是一個‘成熟的文明’。
4級文明的夸克聚變,已經涉及到中子星的能源機理,這幾乎到了創世的級別——可以創造全新的原子。
‘金原子’,就是在中子星中誕生的;超新星爆發最多隻能製造出‘鐵原子’。
到了5級文明,初步掌握時空規則,曲率飛行等技術成熟,星空穿梭將如地面一般便捷——理論上。
至於6級文明的虛粒子、實粒子,已經到了黑洞的能源機理,其強大就不用說了。
而7級文明,已經完全超越物質世界極限,向‘維度世界’邁進。
在如今星空中,1級、2級文明最多;3級文明已經開始稀少,4級文明就可以稱霸。
5級文明,已經可以說“是傳說”。
至於6級文明和7級文明,已經不是‘傳說’,而是‘理論’——理論上可能有這種文明吧。
地球文明、以及炎黃聯邦,現在已經掌握夸克裂變技術,但還沒能大規模應用。
考慮到地球文明的整體疆域已經達到50光年,而且有修行高手,地球文明給自己的定義是3.5級。
然而3.5級文明和4.5級文明相比,差距好像有點大啊。
文明的差距,直接體現在‘修行’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