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咱們縣,目前什麼都不具備。”
“連最起碼的營商環境都不具備,怎麼搞旅遊?”
“旁的先不說,就說有幾個存在多年的問題和弊端,我們都還沒解決掉。”
田啟立面色憂慮,是真的憂慮。
“願聞其詳。”
楊東跟著田啟立,一邊往飯店走,一邊聊起這件事。
“蔣虎同志今天彙報的問題,是慶和縣的第四大弊端。”
田啟立來到慶和縣這麼久,早就瞭解的清清楚楚。
所以永遠不要懷疑領導的洞察力和知情的能力。
他們來到當地擔任領導,肯定會以最快時間摸清楚當地的一些東西,包括社會上的一些問題。
可是有很多領導,會選擇瞭解之後不輕易妄動,因為沒有必要,蕭規曹隨就行。
除非鬧的特別劇烈之後,扛不住上面的政治壓力,才會出手解決。
這也就是所謂的癩蛤蟆,一戳一蹦躂,不戳不蹦躂。
這樣的幹部佔據大多數,不能指望他們主動做事,能夠把你交代的事情做好,就已經很不錯了。
沒有做事的主觀能動性,只有被動服從,為領導的命令做事,而不是為人民做事。
“對,霍十三這幾個團伙,盤踞在慶和縣這麼多年,對老百姓的出行和生活造成了一定麻煩,是要剷除。”
楊東在一旁點頭,這一點他還是很欣慰蔣虎,蔣虎能夠主動尋求解決辦法。
“前面還有三個弊端,第三就是交警的胡亂處罰,在出臺了交通法規之後,交警為了創收開始羅織很多罰款名義,罰的過往車輛苦不堪言,尤其是外地的大貨車,進了慶和縣,心都慌,動不動就會被罰個三頭五百。”
這個時候的三五百,可不是個小數目了。
“第二就是火車站前的亂局,職業乞討,糾纏過往旅客,以及黑車司機強行拉活,在車站外面大喊大叫,影響美觀,最後就是小偷屢禁不止。”
“最大的弊端就是為人民服務的一些部門,有一些幹部麻木不仁,懶政消極怠政,不僅把手續弄的繁瑣,而且辦事囉嗦,今天辦的要拖到明天,明天會拖到下週,嚴重限制了營商活力。”
“這四個弊端,如果不解決,你所提議的一體化發展,也只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
田啟立作為縣長,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慶和縣出現的這些問題。
因為這種問題,可能是全國百分之八十的縣區都會遇到的問題。
政務院不止一次的提出過要簡化政務手續,簡化辦事流程,可是效果微乎其微。
開一個小飯館,可能營業執照下來,需要一兩個月,甚至半年。
這樣的地方,怎麼經商?怎麼發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