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的格局很大,一邊被人搞心態,還要想著發展經濟。”
顧同在一旁笑著調侃一句,望著關木山。
兩個人能夠調侃,說明關係已經緩和很多了,和之前的關顧之爭氣氛不一樣了。
楊東見此,心裡也就放心了。
時間一晃,過了三天。
2009年10月29日。
央視農業頻道,下午五點。
播放了由曉燕主持的節目《鄉土有約.國慶特別節目》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
“這期節目,讓我們跟隨錄製組進入東北吉江省的一個小縣城。”
“這個小縣城是全國有名的特貧縣,全縣財政收入兩千餘萬元,人均收入不足五千元,它就是位於吉江省靈雲市的慶和縣,地處東北腹地,平原地帶,是一個無石油礦產資源的縣城。”
“主要的收入來源於農業和養殖業,漁業,林業。”
“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期的慶和縣。”
主持人曉燕身穿一身淺紅色的女士西裝,站在錄製棚內,進行主持。
因為都是錄播的形式,所以片子早就剪好了。
按部就班的播放在慶和縣錄製的一切,大概播放了十五分鐘左右的片子。
節目組展現了慶和縣的人文之美,樸素之美,歷史之美,自然之美。
但是雖然是各種美,卻也體現出了慶和縣鄉下的荒寂貧困。
塵土飛揚的土路,穿著老舊的鄉民,以及晚飯都是粗糧,只有一條魚被節目組吃了精光。
這樣的慶和縣,在全國有很多。
但本次節目卻有些特殊。
特殊在哪裡?就是一位年輕不像話的縣級領導進入了全國觀眾們的視線之內。
楊東,慶和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副縣長。
一個只有28歲的年輕人,吸引了很多觀眾的注意力。
而曉燕和楊東之間的採訪互動,更讓這個年輕的縣級領導散發著一些魅力。
青春大男孩一般的笑容,硬是穿著成熟的夾克衫,給人一種孩子扮老的既視感。
不過卻一點都不違和,因為楊東的每一句話,都是為慶和縣的發展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