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組長都沒說我楊東,你哪來的資格在這裡指指點點?
話的意思都一樣,但是說出來感覺不一樣。
這就是體制內的幹部,為什麼說話總要繞彎子。
畢竟罵人不吐髒字,才是最高階的罵人。
楊東本來就沒想招惹潘大江,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你管你的慶和縣,我巡查我的開陽縣。
可你非要多嘴,非要仗著資歷老,倚老賣老。
一次兩次也就罷了,我也就忍你了。
可你三次四次還想這麼做,我可不慣著你。
我要是慣著你,我們駐開陽縣這一組的同志們該怎麼想?我們組長是個慫貨,面對你潘大江都不敢反駁?
組長被罵了都不敢反駁,試問組長是什麼想法?
所以這種事情,絕對不能慣著。
蘇沐芸也是眉頭皺起,看了眼這個潘大江。
她知道潘大江,一個任勞任怨的紀委老同志了,在省紀委第五紀檢監察室工作多年,經驗豐富。
而且他年輕時候也是慶和縣的紀委幹部,讓他去巡視慶和縣,也是有優勢的。
但是沒想到,這個潘大江在大巴車上面發神經,還有閒心管別的組長?
你要是正處級,副廳級的話,管一管正常。
可你也不過是副處級而已,資歷老又如何?
說到底不過是看不上楊東這個農家子走上高位,更瞧不起自己這種官二代罷了。
“潘組長,你對楊組長,或者我,有什麼意見嗎?”
蘇沐芸說話更直接,直接問潘大江的態度。
對於一個不給你面子的同志,而且工作沒交集,生活沒交集的不必客氣。
該有的尊重給你了,但你既然不稀罕,那就別怪我不給你面子。
蘇沐芸的一問,讓潘大江的臉色立馬變了。
他對蘇沐芸這種官二代自然不滿,可不滿歸不滿,萬萬不敢得罪。
現在蘇沐芸的這麼一問,讓所有車裡面的同志們都看了過來,他的壓力頓時大了。
頗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