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這樣一來學習效率顯得高了不少,連英語作業也願意偶爾動動腦了。
面對英語的長難句也不再是一味的抗拒了,字典和網路也都被吳真實利用了起來。
其實,這種狀態轉變也是自然的。
畢竟,英語在考試中確實還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多以後的中考英語佔120分,四年以後的高考則站150分,吳真實明白,無論如何艱難都不能放棄英語。
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也不再完全消極忽視。
畢竟,一堵牆堵在前面你無法去無視他。
但是,似乎找不出什麼好的辦法。
花費了不少時間之後,這些英語練習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提升。
稍微一個十幾個字母的長單詞就可以讓一句本來非常簡單的話變得非常難懂。
吳真實發現,即使已經很努力,這個事情還是比較難完成的。
每天中午開啟電腦看著那些“成功”人士的經驗,吳真實也很難總結出什麼方法。
畢竟,吹牛不打草稿的人可以從海口排到漠河去。
但是,在這之中有價值的答案也還是存在的,不過,卻不太好去辨識。發現美的眼睛確實是很難擁有。
不過,看了大量的這類經驗內容之後還算是找出了一個共性,這個英語的學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積累。
正所謂“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只有長期堅持讀課文,堅持背誦單詞才有可能讓英語水平有真正的提升。
並且,在初期,這種提升會顯得非常微弱,非常緩慢,緩慢到自己都感覺不到在進步。
甚至會由於進展的緩慢而不斷的懷疑自己。
但是,這也是個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畢竟,“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所以,即使困難重重,吳真實也還是會繼續努力學習英語,畢竟,世界上確實有太多的國家和地區在使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