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年近四十,儼然有大家氣象。
“僕名顧亭林,現添為書院三位副山長之末,見過亞聖。”
秦川本以為儒生是書院裡出類拔萃的學生或者講師,沒想到對方居然是書院三大副山長之一。
書院沒有設山長,因為他們認為唯有達到諸子境界的人才有資格做山長。
秦川對顧亭林這個名字有些熟悉,倒不是因為顧提學。
他道:“顧先生,莫非是安平二十七年那位被黜落的解元?”
安平二十七年第一件大事,便是有一位生員參加神都的鄉試,本被取為解元,但放榜之前,便被黜落,從此不再有參加科舉的資格。
這位生員便是顧亭林。
秦川沒想到這人竟然加入了書院,併成為書院三大副山長之一,哪怕排名最後,亦有些不可思議。
這人是真正的學問大家。
秦川心裡清楚,他這個亞聖,其實名不副實。
“正是僕,不過僕在書院化名江山,承繼一個老夫子的道統,才進得書院,因為在書院書教的好,大家抬舉,做了副山長。比起亞聖在殿試上做得好大事,僕這點成就實在微不足道。”在他看來,秦川會試時百聖齊鳴的事蹟,完全不能跟秦川怒斥安平帝相比。
他尊稱秦川為亞聖,乃是因為秦川在殿試上做的大事。
秦川對顧亭林的事蹟有些瞭解。
這人在神都參加鄉試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王侯,言語頗是狂妄,讓安平帝知道後,頗是不喜,將其黜落,永不敘用。
如今他、袁洪加上顧亭林,可謂貫穿安平朝前中後期三大刺頭了。
一個武聖,一個大儒,一個亞聖。
秦川說了顧亭林的事蹟,袁洪聽後十分歡喜。
三人就在亭子裡喝酒。
顧亭林一來就表明自己隱藏多年的身份,自然是對秦川信任至極。其實他的身份,書院裡不少人都猜出來,可是猜出來也不會告發。
書院的副山長有名義上的尊位,但不值得學生、講師們勾心鬥角,因為只有透過眾聖殿的考驗才能成為副山長,不是說這個位置空下來,你就能上去。
書院現在有三個副山長,只說明如今僅有三人透過了眾聖殿的考驗。
而且眾聖殿真正的掌控者是天書。
除非真正的山長出現,否則天書會一直透過眾聖殿,為書院護道。
那是書院最大的底牌。
天書是眾聖道統匯聚,無數典籍匯聚誕生的神物,自有書靈。
號稱能知過去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