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後.
“是是.明白,感謝馬總,哪天到京城辦事,我給您接風.誒誒,您忙.你忙”
結束通話電話後,得到老馬肯定答覆的王興這才長舒一口氣,起碼美團鐵軍算是保住了,至於那些外圍成員,他們又不是美團的人,撐死大不了出於人道主義關懷出點錢罷了。
就像出了事的騎手一樣,這套流程已經駕輕就熟了。
清風徐來,王興感到額頭一涼,一摸發現不知何時額頭全是汗,本來頭上就沒多少頭髮,可不涼咋地。
他趕緊從陽臺進屋,這時候可不能感冒,太耽誤事了。
在王興的認知裡,外賣騎手只是承接商家和消費者的一個運力資源,一直要求下面滿負荷執行,爭分奪秒,將餐食、商品準時送達消費者手上是第一要務。
因為這會關係到顧客滿意度,進而影響復購率,助力商家的翻檯率,這些可都是錢。
什麼“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願景,這是對大眾,對媒體說的。
什麼“透過‘零售+科技’的戰略致力打造領先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持續推動服務零售和商品零售在需求側和供給側的數字化升級和廣大合作伙伴一起為消費者提供品質服務。”,這是對投資機構和資本畫的大餅。
上面這些只不過師出有名,高舉旗幟,就像黃巾起義喊著什麼“蒼天已死,黃巾當立”,只有這樣才有人跟你,創業也是如此。
但王興清楚創業數年從校內到海內再到飯否,中間還有許多失敗的專案,他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從未放棄,一開始或許是要證明自己外。
可公司發展到現在,美團成為了團購市場的老大,他的想法變了,如果不為了賺錢,他創什麼業啊!
誰會嫌錢多呢?
騎手送餐時間越短,平臺就能賺得越多!
那怎麼能讓騎手送餐時間短呢?那這裡面可操作的空間和方式就多了去了.
至於騎手怎麼能按時送達,那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了,他相信群眾的智慧。
反正現在對美團來說三四線城市的騎手資源嚴重飽和,多就意味著不值錢可隨便替換,可以肆意壓榨這些人的潛力。
他並非沒有收到過關於騎手問題的反饋,都是一些無病呻吟,一點苦都受不了送什麼外賣。
隨後在騎手隊伍中塑造幾個典型,比如只要肯幹敢幹,月入2萬的案例就在身邊,在騎手中以宣傳,拉攏一批、分化一批、開除一批,一些問題就不再是問題,總之人力那邊有的是方法。
從之前一年多三四線市場運營表現來看,也確實如他所預料的那般,人的潛力都是逼出來的。
但這一套到了一二線卻失靈了,就是因為這個該死的餓了麼,竟然把騎手當做正式員工招聘,張旭豪肯定知道此舉會加大平臺的運營成本,但為什麼還要這麼幹,他不理解?
王興更不理解的是陳默這條瘋狗竟然真為了幾個無足輕重的外賣員,輕啟戰端,彼岸下場全面開戰。
要打你找BAT這個量級的動手啊,欺負美團算尼瑪什麼本事。
這不神經病麼?
美團從百團大戰發跡,在千團大戰縱橫捭闔,從學海中屹立不倒,最終三足鼎立,成為華夏團購市場的一方霸主。
可現在跟餓了麼交鋒後,感覺以往無往不利的方式不好使了,產品產品打不過、待遇待遇比不了,市場市場處弱勢,否則他也不會被逼無奈出此下策玩武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