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之前彼岸散出去的投資考察團隊陸續回京。
陳默和周受資花了兩天時間聽取這些團隊反饋和彙報,並對這些資訊進行分析和整理,最終確定下來投資意向和資金配比。
4月20日,作為彼岸這艘巨輪的船長,陳默收拾行囊,有些談判需要他這個級別親力親為去拍板,隨行的還有若干工作人員和貼身保鏢。
經過一天的準備,出行路線最終確認。
4月21日,陳默坐著灣流G650專機直奔滬市,跟當地政府商談分公司設立事宜。
專機落地後受到當地政府領導極為熱烈的歡迎,如此規模反倒令陳默一行人都感到受寵若驚。
白天雙方就彼岸集團在滬市設立分公司事宜達成初步共識,很是順利。
這個專案甚至被納入市政府重點督辦專案,沒辦法,別看彼岸就規模而言跟一些央國企、BAT沒法比。
一般來說年營收在600億左右的企業,估值中位數在1500億左右。
但像彼岸這種科技創新型網際網路企業,從零開始短短三年就發展到如今規模,彼岸雲端計算市場佔有率70%,手遊市場70%、移動社交更是憑藉%市場
甚至有的投資機構根據行業屬性、淨利潤率、未來增長預期和構建的護城河等因素給出的估值,突破了5千億元人民幣,要知道這只是對其本體的估值,還沒包含旗下高達數百家投資帝國。
可見市場對彼岸的發展持樂觀估值態度,這也讓許多風投機構對彼岸是愛恨交加,遠觀心不甘,褻玩又不敢。
別看彼岸集團股權結構乾淨純粹,沒有任何外資背景,但人家背後還站著國資委,反傷甲疊滿了。
除BAT之外,國內找不出第二家,因此彼岸正是當地政府急需的優質合作伙伴,
最主要滬市還面臨一個尷尬的處境,那就是它作為國際性的大都市,金融機構光有牌照就足足有1500家之多,全國第一,本地和外幣存款累計十幾萬億,上交所,人行雙總部,各大銀行總部或者地區總部扎堆。
但是在如此的金融環境之下,坐擁天量資金的風投機構卻從來不看好滬市本土網際網路公司,因為網際網路大型企業竟然沒有一家總部坐落其中,曾經最後機會的阿里巴巴,也陰差陽錯,最終落戶離滬市不遠的杭州。
即便本地有闖出名堂的網際網路企業,比如新蛋、丁丁地圖、百姓網更是沒一家做大的。
稍有發展勢頭的本地網際網路企業,最終都難逃被兼併的命運:本來出了個土豆,結果創始人自己鬧離婚作死,最後被優酷收購。大眾點評本該是本土最有希望的網際網路公司,結果被騰訊投資,易迅也難逃被京東收購。
所以對於滬市政府來說,過去數年就像陷入一個魔咒網際網路企業就沒一個善終的。
這不彼岸有此意向,立馬排除專人對接亡羊補牢,不是彼岸需要滬市,而是滬市急需像彼岸這種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在此落戶安家,哪怕是分公司也不惜拿出最大的誠意和態度。
而且別看彼岸這次投資規模實際僅有幾十億,以發展眼光來看問題,等彼岸分公司在本地落地生根,未來對周邊的產業升級與就業、區域經濟帶動,這將是多麼大的功績和ZZ資本,能爬到這個位置上的都是人精,在彼岸表明意圖後就早就達成共識。
當天晚上,陳默帶著一些工作人員受邀參加晚宴,跟當地負責招商引資的市裡和區裡的有關領導吃飯。
一頓飯下來,主賓盡歡,雙向奔赴了屬於是
第二天,陳默特意又在滬市多留了一天。
因為昨晚在飯桌上,領導們聊起明天的安排,市裡根據《市促進外資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將會對彼岸這種重大投資專案提供土地、稅收等方面的支援。
本來他們還想提供人才的,被陳默給回絕了,彼岸從不缺人才,光青藤學院每半年就會源源不斷畢業大量人才,而且還在不斷擴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