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8章 攻城 (1 / 5)

東三省,在近代華夏工業化的使命歷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建國以來,東北地區大力支援國家建設事業,無論財政收入、資源礦產還是糧食,其中大半上交給當初處於困難時期的國家。

當年教員視察冰城後,將東北地區譽為共和國長子,這也是後來人們親切稱東北為華夏的老大哥的來源。

改開前的計劃經濟時代,也就是80年代之前,東三省任何一家的GDP單拿出來都是遙遙領先的存在。

改開後,隨著弟弟妹妹們一個個長大,老大哥不復壯年被趕超去,不復曾經的輝煌。

即便後來喊了好幾年“振興東北”,可惜後者不知何時成了跟劉禪一樣的存在,當然這裡也有多方面的因素導致。

比如那句“投資不過山海關”;

比如冰城要建一條地鐵,一建就是好幾年。

其實從去年彼岸發跡以來,陳默不是沒有收到家鄉的熱情相邀,讓其為家鄉出一份力,都被他無視了。

就跟當初青藤院所在的那個鎮一樣,他怕總有人想要薅彼岸的羊毛。

京城周邊都會如此,如狼似虎的東北又會如何?

他又何必找不自在。

不過後來家鄉環境好了一些,尤其文旅方面的覺醒。

其實陳默是有心想要把一部分業務放在東北,比如客服之類輔助型業務,無論從成本還是適配度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還需要再觀察觀察。

所以這也是他選擇餓了麼和打的出行從東北三省入手的原因之一。

試探下現如今當地營商環境,為後續業務遷移做好前哨站。

另外一點就是東北民風彪悍,能動手就不吵吵,正好是地推團隊的理想成員,招募這些可造之材送入青藤院成為後續新生力量為己所用。

而且從地理位置來說,這裡屬於彼岸當之無愧的後花園,對手也鞭長莫及。

可以用於練兵,打磨隊伍,一箭不知道多少雕。

因此,當三路齊發,入駐東北三省省會之後,各團隊就開始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

地推、合作、宣傳、試行,四方協同推進。

線下交通樞紐、公交站牌、樓宇電梯、酒店、網咖凡是客流量大,都會見到各種廣告,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時不時會見到身穿藍白工服的人穿梭其中宣傳推廣。

線上當地門戶站線上廣告,彼岸系媒體資源定向投放廣告,砸下大筆資源。

各計程車公司和商鋪,也會看到對應餓了麼或打的出行工作人員的身影出入其中,由於有大本營成功案例可以複製,背靠首都成功運轉模式和優厚的合作福利,加之沒有同行競爭,進展神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