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同樣的年輕英俊,但已經能讓人忽略對方的年紀,現在在陳默身上,他能看到一些大企業老闆身上才能看到類似的強勢氣場,雷厲風行,霸氣外露的同時,分寸感拿捏的很是巧妙,這一次他有些看不透對方深淺。
至於剛才陳默說的話張峰完全不懷疑對方的能力,小米已經成為英華達最大的衣食父母,畢竟每年海量訂單直接把英華達打滿,這兩年英華達賺的盆滿缽滿,自己在總公司那邊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何為華夏區總負責人。
先不說陳默身後的彼岸集團現在的發展已經不輸小米,就憑陳默在小米的話語權和雷軍之間的關係,現如今雙方所擁有的籌碼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真要上賭桌,都不用考慮運氣和技巧,彼岸光用籌碼就能搏殺英華達。
其實王經理的事之前他有所耳聞,當時他想著借這把刀試探下面員工甚至小米那邊的態度,結果沒想到姓王的膽子這麼大竟然公款私用,他都不敢這麼玩。
既然陳默插手,他就將計就計,也算撥亂反正了,也挺好。
他可不想跟陳默交惡,來日方長,後續隨著彼岸業務版圖越來越大,還有合作交易也說不定。
思索一番後,張峰跟人事這邊就保障員工待遇,做了一番安排.
這次陳默是真的回京了。
剛下飛機,返回公司的路上,陳默接到周受資的電話,
“老闆,搖搖招車基本收購完畢,8000萬。”
“基本?”
“搖搖的王煒建想在跟您談談,然後才會簽字!”
本來按照常理,陳默應該直接見面簽字,可現在他的計劃有變,想了想回複道,
“嗯這幾天我有事,12月.8號吧,讓他過來。”
“ok。”
透過英華達事件,陳默想明白一件事情,即便公司規章制度定好了,即便殺雞儆猴,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規矩定好後,如何貫徹執行,如何做到日常監管,光靠人事部門、內網論壇和董事長信箱這三板斧是遠遠不夠的,人事會不會出問題、內網管理員會不會有所偏幫、董事長信箱屬於員工最後的選擇。
管理層和員工之間,不論再怎麼說,天生話語權就是不對等,出現分歧往往都是員工層面進行妥協。
除非破罐子破摔,實在受不了員工才會自爆舉報。
管理層出現問題,只能透過下面員工舉報麼?
他之前想的還是太簡單了。
英華達出現的情況,彼岸應該不會那麼嚴重,起碼工資是正常發的,但其他方面會不會存在問題?
目前彼岸整體表面上風平浪靜水下面究竟是什麼樣子?
從創辦彼岸伊始,經歷過員工各種苦難的陳默從來不認為自己是資本家,而是跟大多數人站在一起,畢竟彼岸整體人員構成,90%都是這些普通員工。
因此11月底到12月初的這段時間,陳默只在忙碌一件事,他想要打造屬於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那就是建立彼岸集團員工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