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想到就做,立馬就掏出手機給劉強東打過去,
“喂,東哥~那個你雙十一當天可以在打淘寶指揮部,部署個京東顯示實時訂單數和成交額大螢幕,然後在A站、鬥魚、YY這幾個平臺來場直播.
來不及?不不不,來得及,我這都有人~”
從宏觀層面看,從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尚存,華夏經濟受到一定的波及。
而在此背景之下,華夏的電子商務年增速依舊達到了每年30%以上,2011年全年交易規模約6萬億元,其中網路購物佔社會零售總額的比重突破了4%,而今年更是上升到了7%。
電商的市場增速主體在2010年發生了調整,此前增速基本上是C2C貢獻的,而2010年之後,C2C增速迅速下滑,B2C增速則達到100%甚至200%,天貓、京東、噹噹、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快速崛起。
從2011年開始,雙十一就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
網購使用者規模從2009年1月的400萬到現在接近整個網際網路使用者數,滲透率非常高。
因此今年隨著幾家頭部電商的預熱宣傳活動造勢,媒體的推波助瀾,關注雙十一的使用者規模空前龐大,隨著雙十一的逐漸臨近,網上廣大的消費者早已急不可耐。
因為網上的消費群體已經開始覺醒,現在大家的認知都已經處於線上商家省去了最昂貴的房租和店面成本,所以網上的商品都要比現實來的便宜,唯二的缺點就是看不到實物和需要等上幾天而已。
不過這些缺點在雙十一這點被無限縮小,因為這天的優惠實在太給力了。
不像後來大環境不是很美好,為了刺激內迴圈,出臺了好些政策來刺激老百姓掏出存在銀行的錢拿出來消費,比如各種補貼,什麼家電補貼、買車補貼,甚至股市補貼
現在老百姓手裡有錢的很,雖然京滬廣深房子買不起,但其它有啥買不起?
就像京東那個10億補貼口號一樣,“10億補貼,只此一天,錯過後悔一整年!”
杭州,阿里總部。
作為雙十一作戰總指揮逍遙子張勇這幾天直接住在公司,連軸開著各種會議,為了這次雙十一再創佳績,雙十一作戰指揮部裡面匯聚了曾經十八羅漢的五位大神,一切力圖雙十一當天不會出現任何紕漏。
京城,京東總部。
劉強東開始按照陳默的建議,讓CTO王亞卿臨時升級“打阿里指揮部”的配置,把幾個大螢幕放在大廳最顯眼的位置,然後架設著各種直播裝置。
為了確保雙十一這種超大流量高併發秒殺場景,京東這邊甚至還斥巨資租了彼岸雲服務叢集作為支撐,一切確保當天技術層面不會出現問題。
劉強東自己則並把直播訊息放給媒體,然後巡查包括小米、凡客誠品、海信等重倉的品牌,準備搞大事。
同樣在京城,此時噹噹網的李國慶還沒進化成為公章捍衛者,他開始打算未雨綢繆,跟一眾屬下商討一個特殊的計劃。
南京,蘇寧易購總部。
一條條命令有條不紊地從蘇寧易購總部發出,年初喊出“保200億,衝300億”的目標今年只完成了183億,想要達到目標,雙十一是最好的契機,全國近400家蘇寧易購店鋪和旗下員工嚴陣以待。
國外電商原本也想參加的,比如卓越亞馬遜,哦,現在已經改名叫亞馬遜華夏,它們申請的關於雙十一活動的工單和預算,還卡在老外老闆的審批流程中。
今年6月亞馬遜華夏的CEO王漢華剛提出離職,現在華夏區CEO的職位還空缺。
這種情況對於在華夏發展的外企很正常,就像雅虎當初來華夏發展就已經如日中天,佔盡了天時,那時候網易、新浪、搜狐還處於襁褓之中。
結果雅虎華夏還是按照外國人的思路和理念來發展,不信任華夏高管,換句話說華夏高管沒有一點許可權,就是工具人。
賬戶註冊還是outlook,那時候國內網民有幾個會用這玩意,後來大家都知道了,網搜新後來居上,把雅虎拍在沙灘上。
雅虎這才慌了,連忙收購了3721並任命周紅禕為華夏區總裁,全面負責雅虎在華業務,後者該說不說還是有能力的著實讓雅虎好好發展了一段時間。
結果剛好沒兩天,總部那邊跟老周就後續雅虎發展理念產生嚴重分歧,網際網路打的就是資訊戰,許可權受限這邊打仗,那邊拖後腿,束手束腳無從施展的周紅禕一怒之下離開了雅虎,這才有了後來的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