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神完氣足的陳默出現在自己的辦公室在白板上寫寫畫畫。
陳默先在白板上畫了一個十字,左上角寫下了微信兩個字,然後遊戲、崑崙鏡安全防護系統、職言,這是彼岸目前的業務版圖。
順著投資收購、同盟、對手信手寫去.
一個大體藍圖逐漸成型,最後陳默畫了一個順時針的圓型和一個箭頭,這就是彼岸後續一個升級卷打怪線路圖。
想了想陳默又在右上角寫下了高德並打了個問號,因為目前還在談。
乍一看攤子還挺大,仔細一看每一塊都不小。
並在其中設定了幾個里程碑節點,
1、梳理完今年到明年集團現有業務;
2、投資收購版圖要注重深度和廣度,深度就是輔佐旗下投資專案的發展,走出新手村,廣度就是再找新的可投資專案;
3、2年內,彼岸估值破3千億,自己成為米岸芯昇主席,掌舵這艘戰艦。
4、戰艦形成叢集跟BAT鬥上一鬥,站在國內網際網路之巔。
5、目標瞄向海外,一唱雄雞天下白想多了,一步一個腳印來
按照順序,先從微信開始吧。
其實今年以來,微信除了公眾號版本上線後就沒有大的產品層面更新,而是按照陳默的要求,修煉內功。
畢竟隨著使用者越來越多、使用者使用微信越來越頻繁,微信的容量也就開始水漲船高起來。
上一世的微信已經發展成為跟QQ、王者榮耀一樣尾大不掉之勢,容量動輒幾十上百個G,當時一個手機儲存才多大點,一般普通消費者手機大多都是128GB、256GB撐死了,512GB和1TB那都是高淨值人群的選擇。
結果咔嚓,一個微信就佔了將近一半,再裝個QQ和王者榮耀,其他軟體還裝不裝了?難道這才是企鵝真正的打法?搶佔軟體市場從手機儲存開始.
這誰受得了,當然這也跟微信把所有資訊都存放在本地儲存有關係。
即便騰訊沒有人工客服,但你當他們不知道?無非還是利益二字,節省成本圖省事罷了。
所以趁現在只有2億多的使用者,還沒有後來十幾億使用者那麼難處理,陳默讓張小龍把各種格式相同的檔案該合併合併,只保留一個,其他使用者的刪除需需要刪除引用(兩者之間的聯絡)就可以。
並且這項權利理應交由使用者自主選擇是否刪除,比如聊天記錄,是佔據使用者儲存空間的大頭,裡面圖片影片非常之多,且繁雜。
現在微信的安裝包只有幾百MB,聊天記錄多的使用者控制在3個G以內,其實就是能聚合的資料聚合,不能聚合的放雲端同意儲存,彼岸自家的雲盤不用白不用,順便還無縫銜接做了一波廣告。
將近30%的使用者選擇了把聊天記錄存在雲端,而且存這些資料不像蘋果那樣50G6元,彼岸完全免費。
當然不是陳默仁慈,而是現在還不是收費的時候,等雲端計算技術成熟會收費的。
反觀微信的老對手微聊則是怎麼花裡胡哨的產品功能基本一個月一版,深怕被微信給抄過去,效率奇高。
但從此兩款產品都走上了不同的分叉路而已。
當不知為何召見自己的老闆,張小龍看著白板上只有光禿禿微信兩個字,心裡一凜,知道老闆要開始發力微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