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陳默吧,養眼又有財華,誰不愛呢?
至於是不是玩笑之言還是拿其當擋箭牌,無人知曉。
時間倒退幾天前,8月6日,碧空萬里,忌:扯皮;宜:宣判!
當天,臺“最高法院”終審宣判梁孟松敗訴,也就是說後續梁孟松將在一定時間內不得從事跟三星電子有關的工作。
其實這場官司表面上看是臺積電和梁孟松的舊怨,背地裡卻是臺積電和三星電子之間的紛爭。
臺積電和三星電子恩怨由來已久,兩家掌門人張忠謀和李健熙在前幾年全世界金融危機的陰霾下,雙方均看到了逆投資週期的機會,跟其他所有企業收縮規模由攻轉守不同,兩家大肆投資相關晶片產業進行佈局,投資金額百億美元起步。
早在前年三星就成為代工蘋果手機soc晶片的主要供應商,而且三星電子對臺灣半導體廠商來說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大客戶,憑藉這種雙重身份,左右逢源,把許多臺灣半導體廠家當做其產能備胎。
也就是說當三星手裡訂單不多的時候自己消化,當單量過大做不過來,就會跟這些廠家合作,幫助其消化。
要不怎麼說資本家的心都黑呢,三星這樣做,既能保證產能永遠跑滿,又能保持危機感,鞭策自己工廠提高競爭力,同時還能以使用者的身份隨時瞭解寶島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動態甚至有機率獲得商業情報,屬於一箭多雕。
只不過三星的意圖早已被張忠謀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一時沒有什麼好辦法一致對外,因此臺積電早就視其為心腹大患。當然臺積電也不是一直沒有動作,趁著蘋果coo訪臺,在張忠謀的家宴中,敲定了兩家後續合作事宜,從三星手裡搶下了蘋果晶片的單子。
因為蘋果早已苦三星久矣,作為蘋果市場上最大的競爭對手,兩家在智慧手機領域的市場份額,都是非一即二,至於諾基亞早就掉隊看不到身影,現在只能吃老本苟延殘喘,絲毫不構成威脅。
尤其三星蓋世系列出現,在全球市場的銷售表現領先蘋果5個點以上,讓蘋果感覺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此時再把晶片代工訂單給三星就不合適了。
所以蘋果前腳搞定了跟臺積電的合作,後腳就開始狀告前合作伙伴,起訴其抄襲蘋果手機,三星也不是吃素的,立馬威脅蘋果你敢告,我就敢斷供液晶面板和電池,這讓蘋果高層很是震怒,一邊跟三星斡旋,另一邊催促臺積電加快蘋果代工廠的建設進度
只要涉及利益,無論國內國外,必將蘊含戰爭,三國大戰亂成一團,一直打到去年年底。
而這段時間巨頭之間的戰爭,倒是讓國內智慧手機產業得到了發展的空間和時間。
自詡小佔上風的張忠謀偶然間得知,本以為致仕告老的核心技術大將梁孟松,竟然偷偷在給三星幹活,要知道這傢伙手裡可是掌握臺積電多達五百多核心技術專利,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這半年多,三星在晶片上的研發進度突飛猛進,45nm到28nm甚至中間跳了一個32nm的版本,不僅追上了臺積電的研發進度,並隱隱有趕超的勢頭,這讓臺積電如臨大敵,開始透過媒體抨擊三星電子惡意挖走梁孟松,涉嫌不正當競爭。
不過面對臺積電的質疑,三星對媒體表態,三星電子在晶片上所取得的成就,完全是三星科研團隊厚積薄發的成就,跟梁博士沒有任何關係,這種說法完全當張忠謀是傻子!
臺積電知道三星在韓國的恐怖影響力,一紙訴狀直接在臺法院起訴梁孟松。
對,起訴的是梁個人而不是三星,或許梁孟松只是為三星指明瞭一個方向,具體實現方案和技術完全是三星自己的解決方案。
臺積電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三星侵權,但能透過競業協議和洩漏商業機密為由起訴梁孟松,逼迫其離開三星。
一審臺積電的訴訟被駁回,畢竟主場作戰,二審和終審宣判結果直接來了一個兩級翻轉。
結果就是梁不得向三星洩漏臺積電的商業機密和任何研發人員資訊,且禁止他到三星工作,由此可見臺積電在背後付出的“努力”和張忠謀的滔天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