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執行再說打法,我們可以採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就像小米一樣,從低端進場。
尤其是小家電這種螞蟻市場,屬於強者恆強,贏家通吃的格局,大家發現沒有,想讓這些巨頭聚到一起是非常困難的,共建生態鏈各種利益訴求不一樣,基本不可能。
所以這就給了我們機會。
至於我們有什麼,我們能做什麼?雷總,要不你來說說?”
陳默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出於過去這兩年他對雷軍的瞭解,尤其剛才看他寫寫畫畫,顯然這傢伙肯定有自己的發展看法,他想聽聽對方的想法。
聽到點名,雷軍起身,“那麼我接著我們陳默的話呢,說下我個人的看法,前面這些的內容我非常認可和支援,我說下我們有什麼和接下來咱們應該怎麼做,這兩塊。”
“我們有什麼呢?第一、那就是我們有強大的軟體團隊,這是我們有而其他商家沒有的優勢,可以不斷最佳化整個軟體流程,不斷OTA(遠端升級),不斷迭代,這樣才能有T0級別的智慧體驗。
就如剛才陳默說的那個米家APP我覺得就挺好,可以想見誰能掌握了米家,誰就掌握了千家萬戶的家電。
第二、小米的品牌、營銷和影響力!
第三、我們不只有小米,後面還有彼岸和順為。
那我們能做什麼呢?從哪入手呢?我剛才想了下優先順序順去,大家可以看下,有問題隨時提啊。”
雷軍在白板上畫了三個圓圈。
第一個圓圈,寫的是手機周邊,包括:移動電源、耳機、充電寶、手機殼等。
第二圓圈,生活耗材日用品,包括:電池、牙刷、電源插排、簽字筆、化妝鏡等。
第三圓圈,智慧硬體和智慧家居產品,包括智慧電飯煲、智慧飲水機、智慧電風扇,在逐步升級,智慧空氣清淨機、智慧空調、智慧電視等
“第一步,我們熟悉的把流程串起來,第二步、再做我們不熟悉且好做的,目的是摸清其他行業是怎麼回事,最後一步,整體協同隊伍磨合完畢,從小家電入手,從小見大,就像遊戲裡打怪升級一樣,不要一上來就想著打boss不現實,那是最後才做的事情。
這就是我想象中小米生態鏈的商業模式,從點到面的連結,讓小米在萬物互聯時代結出了一張緊密聯結的網路。
我呢,一直認為,我們在智慧家居領域,不需要把產品精益求精做到99分甚至一百分那樣太慢,我們就做到80分。
我想使用者或許不知道這裡用了這科技那科技,他們只是覺得方便好用還便宜,就可以了。
小米需要做的是把這些80分左右的產品連結在一起,這就是我們最強的地方,才是小米最為核心的競爭力!”
陳默覺得氣氛到這了,而且雷軍說的非常好,不禁說了句,“此處應有掌聲!”
啪啪啪~~~~~
大家鼓完掌發現陳默默默在白板最上方寫下了兩個公式,接過話語權,
1+4+X=∞
小米旗下產品、影響力+微信流量、渠道+物流=新的電商形式=成功。
成功*N=人家生活大生態!
“1指傳統控制中心智慧手機,4指電視、智慧音箱、膝上型電腦和路由器,X則是小米海量的IoT產品。當所有的裝置互相連線時,大資料和演算法的力量終將顯現,爆發出無限的潛能,它們最終會對現有的科技世界進行某種顛覆和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