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玄幻魔法>社畜逆襲:從小米開始反捲互聯> 第280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80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 (1 / 3)

早在2007年,面對日益增長的網購流量,阿里明顯感受到了“腦力“不夠用,遭遇技術瓶頸,急需搭建全新技術架構。

2008年,阿里確定“雲端計算“戰略,同年挖到前微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堅博士,並任命其為阿里集團首席架構師兼雲部門負責人,老馬許諾每年投10億用於雲端計算的研發,並拍胸脯保證堅持10年也要做成這件事。

而此時阿里內部對這個阿里首席架構師,保持懷疑的態度,尤其他一不會寫程式碼,二學的還是心理學。

當時內部就有傳聞,王博士就是憑藉心理學成功忽悠了馬老闆。

就這樣王堅聚集一幫年輕的工程師團隊開始了阿里雲的征程

隨著時間的推移,耗費巨資卻遲遲做不出成績。

2010年IT領袖峰會上百度和騰訊兩大掌門人曾在聊到雲端計算這個話題,網際網路技術專家兼百度掌門人李哥表示,“雲端計算這個東西不客氣一點講它是新瓶裝舊酒,從概念提出到現在,4年來沒新東西,其實搜尋和電子信箱天生就是雲端計算模式!”

而一旁的小馬哥也難得認同這一觀點,“其實要是像使用水和電一樣使用雲端計算資源,確實非常有想象空間,但對現在來說還太早了,再過十年聊下這個話題也不晚.”

由此可見業內人士對雲端計算的態度,而且當時亞馬遜雲已經出現,但並未產生任何盈利,外界的聲音對雲端計算這個概念普遍不看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論是社會還是公司內部,質疑阿里雲、質疑王堅的聲音越來越多。

在知乎上就有許多大V曾斷定王堅就是個騙子,說他的想法不切實際。

公司內部的論壇上,質疑的聲音也未曾斷過。

內憂外患下,沒有任何成績的阿里雲部門年年375,部門內的工程師天天累死累活,績效年年墊底,這也就算了,還時不時承受其他部門同仁的非議和嘲諷,許多員工受不了不是選擇選崗就是離職。

甚至年前董事會上,有人當著老馬的面,破口大罵,馬總你不要聽王博士在那兒瞎扯,什麼踏馬的雲端計算全扯淡知道吧,公司有一個騙子你知道吧?

其他董事也頗有微詞,一開始老馬把王博士找來吹的天花亂墜,說阿里雲未來場景有千億市場潛力,他們也很興奮。

每年從集團拿走10個億,卻沒有做出任何東西來,讓他們對王堅產生了懷疑和不滿,覺得王堅是一個“騙子”、“瘋子”,老馬是被人“忽悠”了。

幾十億就是扔到水裡,還能聽個響,放在淘寶估計各種資料和營收能再上一個量級,結果扔進阿里雲,折騰數年,到現在一點利益沒看到,要之何用!

面對所有人毫不掩飾的嘲笑、質疑和攻擊,年近五十,頭髮斑白的王堅在前不久的阿里公司年會上,一度處於崩潰狀態,痛哭流涕像個孩子。

數年心血不被理解,心力俱疲的王堅隨後跟公司請了長假,說要休息一段時間。

老馬批准了,這也是保護他的一種手段,他一直堅信阿里雲會有所成就,現在集團內部反對的聲音確實有些過大,他想著等風頭過了再另行起復。

2012年的2月份,集團的雲端計算按下了暫停鍵。

鐵路售票系統不像其他,一年就黃金週和春運需要那麼大流量,平日裡流量其實不大,所以即便弄這麼多伺服器,一年有將近95%以上是閒置浪費的。

不是哪家公司都能像彼岸科技,跟暴發戶一樣擁有深不見底的伺服器。

春晚那天的攻擊,他聽下面的人說,即便部分流量達到伺服器上,依舊沒有探到底,他們給出了一個結論,對方伺服器規模起碼在數萬臺,資金投入起碼數十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