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騰訊微博團隊的組建其實很倉促。
為了搞微博,騰訊當時成立了一個橫跨4個部門的專案組來推動微博產品的發展。
原騰訊網“成建制”底轉入新成立的微博部門,負責運營、bd(商務拓展)等方向,而產品、技術又分別來自其他事業群的團隊。
這在非常態化的專案中可以視為最高優先順序的象徵,臨時會提高工作效率。
但隨著微博進入常態化的馬拉松式拉鋸戰這種模式的弊端就逐漸顯現出來。
小馬哥並沒有解散這種臨時性的部門結構,替換整合成更為高效且統一的管理架構,而是一直維持這種臨時戰鬥狀態,運營團隊在京城,而技術、產品在深圳。
長期分居兩地見不著面,隨隨便便喜當爹,而且更何況是兩個部門。
出現問題各種甩鍋情況頻繁,就看誰是版本t0了。
之前小馬哥親自督陣還好,有什麼直接就能協調解決,可當小馬哥的視線從這裡移開放眼他處,出現剛才陳彤反饋這種自己打自己的情況也不算是意外。
陳默倒是能猜出來小馬哥最近在幹嘛,畢竟微信現世崛起速度又那麼狂飆,估計正想著怎麼變著法抄呢。
狗改不了吃屎,何況企鵝呢。
“反正對新浪,對我來說可是長出一口氣。看來團購又將成為下一處戰場.”
“嗯嗯!你是輕鬆了,接下來就該輪到我頭疼了。”
接下來的時間,果然如陳默所料,行動通訊領域來了一個新的對手.
11月的最後一天,姍姍來遲的張小龍,雖遲但到。
快馬加鞭的微聊經過短暫一週的內測後.於11於30日上線了!
比歷史上的1月21日,整整提前了兩個半月,蝴蝶翅膀不經意間的扇動,這天德克薩斯州的風稍微有些大
作為騰訊系旗下第一款意義上的移動端聊天軟體,微聊上線前張小龍特地飛到深圳當著小馬哥的面演示微聊。
據說小馬哥對微聊非常滿意,讚不絕口。
隨後微聊專案組拿到了小馬哥特批的推廣資源大禮包。
微聊上線後,騰訊旗下門戶騰訊網連同相應資源渠道,進行矩陣式線上推廣。
這一幕反倒把兄弟陣營的q信和q聊團隊給整矇蔽了。
兩家團隊負責人甚至還單獨開了個碰頭會,對了下各自相差無幾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