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掐著手指默默心算了一下,幾秒後.從抽屜裡掏出了計算器。
隨後寬大的辦公室內迴盪起沒有情感的“歸零!”聲~
經過計算。
假設一千份4個小時看完是平均每個簡歷只有14.4秒,減去10秒,好吧不到5秒,一目十行都沒這麼誇張.
出於對人才的尊重,陳默還是打算額外加班兩小時,湊個整,20秒,這樣的話自己平均就有10秒來瀏覽一封簡歷。
對他來說足夠了!
篩選簡歷跟審稿差不多。
一般編輯審稿,幾秒先看標題,後看簡介,基本一本能不能簽約心裡就有數了,出於保險,看下第一章前三百字,前後也就半分鐘,一篇稿子就審完了。
為什麼強調什麼黃金三章,就是把精彩的放前面,把編輯和讀者一下吸引住,才有往下看的慾望。
特別好的和特別差的稽核效率會非常快,而那種可行可不行的就非常浪費時間。
別看直播間裡面那些編輯審稿邊念邊審,一篇稿子好幾分鐘,那都是為了照顧觀眾,如果編輯都按照那個速度,地球毀滅了都審不完
簡歷也是如此,結論先行重點突出,讓面試官一下就能透過建立get到應聘者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比如某某含金量很足的大獎獲得者.比如做了什麼專案取得了什麼出色成績,自己在其中的貢獻是什麼等等這些乾貨。
如果簡歷通篇是流水賬,中學在哪上的,高中在哪上的大學在哪上的,大學裡面獲得了什麼什麼。
直接pass,誰特麼看這些。
陳默當面試官就是這個準則,先粗篩,然後再精選。
粗篩就是幾秒通篇掃一遍重點,看產出看專案,如果還不錯直接過。
如果抓不住重點,直接pass。
接下來的時間,陳默就沉浸在簡歷汪洋中,海里淘金.
計算機軟體高階程式設計師證書pass
通篇平庸沒重點.pass
曾在商河科技當過程式設計師..說不定是老同事..過!
大學期間成為學生會主席.pass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過!
增刪改查沒有亮點pass
大學期間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asc)總決賽亞軍團隊成員之一哎呦這個不錯,過!
passpassp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