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就像大驪邊軍說的,讀書人有沒有風骨,給他一刀子就知道了。蔡玉繕顯然風骨不多。
如今大驪王朝地支十二人。除了最後加入的武夫周海鏡,其餘都是崔瀺挑選而出。
宋續,卯。金丹境瓶頸劍修,大驪宋氏二皇子,宋賡的同胞弟弟,公主宋連的二哥。
袁化境,子。元嬰境瓶頸劍修,上柱國袁氏子弟。
他們腳下的道場、城鎮、山頭,各自顯化出一個地支的文字。
先前陳先生跟他們“談笑風生”,由於雙方都懶得使用心聲,所以他們聽得真切。
殷績主動提及那樁秘法之時,韓晝錦和陸翬幾個,都有些神色古怪望向身為大驪皇子的宋續。
宋續沒好氣道:“退一萬步說,陳先生真要如此作為,掌控大驪國祚,我能說個不字?”
餘瑜以心聲笑問道:“趕緊的,老規矩,算一卦,看看大致的兇險程度。”
她得到的答案,比較簡明扼要,“對方沒有虛張聲勢,的確是頭十四境鬼物。”
小和尚雙手合十,佛唱一聲,“求佛祖保佑保佑,弟子明兒就去廟裡捐香油錢。”
自從寶瓶洲率先提出了“武評宗師”的說法,整個浩然天下就風靡一時了,有樣學樣,各洲有各洲的榜單。
只要躋身武評宗師,就會身負一洲武運,毋庸置疑,已是浩然共識。
但是練氣士想要說自己身負某國、尤其是某洲的氣運,卻是比較微妙了。
實在是數量寥寥,例如幫忙扶搖洲破了天荒的一洲道主劉蛻,或是擁有一把“扶搖”佩劍的金甲洲劍仙宋聘,都是當之無愧。
臥虎藏龍的寶瓶洲這邊,明面上至多就只有兩位,千年以降,寶瓶洲第一位以純粹劍修躋身上五境的風雷園魏晉,書簡湖的野修劉老成。此外任你是雲林姜氏家主,神誥宗天君祁真,甚至是已經證道飛昇的曹溶,誰敢說自己是個有氣運傍身的?
就算別人都是如此說,他們自己也不敢認。
好像只要誰一認賬,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和定數的大道就要算他們的賬。
只因為他們既然運勢已然不錯了,何必再去賭個縹緲賬簿上邊的盈虧?
可是大驪王朝的地支一脈修士,若說他們個個身負一定的寶瓶洲氣運,卻是貨真價實,何況他們去過陪都戰場,驗證過了,確是事實。既有實打實的戰功,他們也就不怕被“算賬”,當然,一手打造出“寶瓶洲地支”的那頭繡虎,也由不得他們畏畏縮縮,佔了天大便宜,還敢出工不出力。
昔年,舉一國之力即一洲之底蘊,向他們傾斜了不可估量的大道資糧,繡虎不怕他們吃撐了,只怕他們吃不飽。
懸有一塊“戌”字腰牌的餘瑜說道:“國師給我們安排的大考開始了。”
改豔嫵媚笑道:“不曾想碰到個同道,這要是斬殺成功了,可是大補啊。”
他們的教拳之人,有位居武評四大宗師之首的宋長鏡,墨家遊俠許弱傳授過劍術,大驪王朝舊山君秘傳望氣之術,還有封姨經常與他們傳授一些稀奇古怪的旁門左道,至於大驪寶庫裡邊堆積成山的靈書秘籍,更是任由他們自行翻閱修煉。
昔年大驪鐵騎南下,收繳、整理了無數的山上道書,或是各家仙府門派祖師堂秘藏的真跡,或是奉命主動送來的抄錄本,說是一座書山,毫不誇張。
殺地仙殺玉璞,他們是極為嫻熟,殺順手了的。
只是尚未有過陣斬仙人、挑釁飛昇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