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曾經聽師父說,師公對這個關門弟子,寵愛得有點過分了,不但親自傳授仙法,還教拳,光是劍譜,就送出去一大堆。
師公還送了那個同齡人一把竹劍,聽師父喝高了,提過一嘴,竹劍上邊刻有“夏堆”二字。
男人笑道:“對了,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陳平安,是你那半個師公的朋友,好朋友。”
烏江扯了扯嘴角,“我說自己是丁嬰,你信不信?”
現在的江湖騙子,新鮮花樣不少啊。
陳平安抬起手中的酒壺,晃了晃,說道:“信不信我是陳平安,並不重要。這壺仙家酒釀是真的就行,敢不敢喝?”
鍾倩,身份不明的江神子,眼前這位屬於魔教“餘孽”的烏江,還有如雨後春筍冒出頭的一大撥年輕武學宗師,雖說金身境武夫暫時只有鍾倩一位,但是六境武夫的數量,要遠遠多於陳平安當初進入藕花福地,幾乎都快翻倍了。關鍵是六境武夫的人數,在接下來二三十年間還會增多,大概是在三十年後,才趨於穩定。
開山大弟子故意在此破境,裴錢的那幾場武運饋贈,當然至為重要,可如果再往前推幾步,究其根本,似乎還是老觀主在自家一畝三分地裡邊,早就培育好了一大撥好苗子?
否則蓮藕福地的武運再濃郁,還是會逐漸集中到一小撮純粹武夫身上,而不是現在這種百花齊放的“江湖大年份”了。
烏江死死盯住那個神神道道的男人,沉默片刻,說道:“無功不受祿,說吧,仇家是誰,要我砍誰。事先說好,砍人可以,殺人不成。如今幾個朝廷管得嚴,風聲緊。你既然是山上的那種煉氣士,跟你不對付的仇家,肯定身份不差,偷摸上去砍他幾刀不難,可真要鬧出人命來,就不是什麼小事了,我犯不著為了一罈所謂的仙家酒釀,被迫當個四處流竄的通緝犯。”
陳平安啞然失笑,不愧是陶斜陽教出來的弟子,也虧得陶斜陽沒有悉心傳授,提起手臂,“一見投緣,送你喝的,無需報酬。”
烏江怎麼說都算是陸臺的徒孫輩,自己這個水漲船高就當了長輩的,總得給點見面禮。
烏江冷笑道:“是打算放長線釣大魚,還是想要跟我結拜兄弟,一來二去混熟了,好替你賣命?”
好些江湖演義、公案的書上都是這麼寫的,看似正人君子,道貌岸然,實則心黑得很,殺人雙手不沾血的。
虧得自己暫時還沒有娶個貌美如花的媳婦,不然更得悠著點。烏江一想到這個,再打量了對方一眼,還挺人模狗樣,得離遠點。
師父說得對,江湖險惡,在高處飛來飛去的,就沒幾隻好鳥。
種地的說種地苦,讀書的說讀書苦。互換一下,再看看如何。
習武的說習武好,修道的說修道好。打一架,就分出高下了。
湖邊有一男一女都在垂釣。
不管有沒有,先放下魚簍。
秋氣湖的鱸魚,極負盛名,是北晉、松籟兩國老饕清饞們的心頭好。
真正喜歡釣魚的,往往也喜歡看人釣魚。
柳條垂若簾,坐在樹蔭裡,只見那位少年模樣的練氣士,驟然提竿,一尺鱸魚新釣得,少年將鱸魚取下魚鉤,丟入魚簍內。
一旁女子,明明生得體態豐腴,偏又氣質端莊,面容嫵媚,眉間卻有一股凜然氣。
她是山野精怪出身,不過煉形成功,觀其氣,多半已是某地淫祠神靈,尚未獲得朝廷封正,故而她的祠廟金身還不夠穩固,本相偶爾搖曳,如風過後的樹蔭。
陳平安坐在岸邊,揭了泥封喝著酒,烏江猶豫一番,還是來到此人身邊蹲著。
烏江並不擔心對方暴起行兇,況且對方看著也不像是那種多厲害的貨色,用某部刀譜上邊玄之又玄的話說,就是“氣輕”。
唯一一種例外,就是那種返璞歸真的武學宗師,比如師公陸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