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劍來> 第一千一十五章 除非問取籠外鶯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十五章 除非問取籠外鶯雀 (2 / 11)

符氣所謂的術家,並非上古方術之道,而是數算之術,術家往往擅長術算,精通天文歷算,只是在諸子百家當中一直地位不高,跟商家處境差不多,只說“如果一加一當真必須等於二,那世間煉氣煉物煉丹算怎麼回事”,術家便被山上調侃不已。

虞陣疑惑道:“何以見得?”

符氣說道:“要不是看你們勢若水火,我都要猜測程虔與兩尊府君是不是師出一脈了。”

虞陣沒好氣道:“你就別賣關子了。”

符氣解釋道:“程虔身上那件法衣,有道法大化流轉運馳不息的景象,瑰麗奇絕,歎為觀止,絕非一般的法寶,說不定是一件金闕派祖師堂故意不對外張揚的鎮派之寶,比起老真人腰間所懸的流火金鈴,品秩只高不低,甚至那枚傳說可以敕令鬼神的青精神符,都無法與之媲美,如果我沒有猜錯,這件法袍本身就是一部天書。”

虞陣問道:“你小子能夠勘破一位陸地神仙的障眼法?”

符氣笑道:“家傳小術。”

那位真人程虔的法袍之上,隱約可見陰陽兩氣,坱然太虛,升降飛揚,未嘗止息,清濁兩氣感通聚結為山川河流、風雨雪霜。

虞陣調侃道:“這跟術家又有什麼關係,符氣啊符氣,我真是服氣了,你們這些個飽讀詩書的文人,真是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符氣一語道破天機,“程虔的法袍,範圍天地,幽贊神明,

關鍵是七政右旋,顯而易見,是一件極有年月的重寶了,說不定要比金闕派的歷史還要久遠。”

虞陣氣笑道:“你到底在說什麼?!”

符氣一時無奈,“跟你這種粗鄙漢當朋友,心累。”

只得給這個粗通文墨的朋友,耐心解釋何謂七政,亦稱七曜,是天文星象術語,是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而左旋與右旋的分歧,就牽扯到一場浩然山巔的吵架了,儒家和術家的七曜左旋、右旋之爭,一直爭論不休,儒家數位編訂天文曆法的文廟聖賢,與中土陰陽家陸氏,還有幾位術家祖師爺,打了不少筆仗,早期是七政右旋說佔據絕對上風,幾乎成為了定論,左旋之說幾乎沒有什麼聲音,後來文廟出了一位高人,才徹底改變局勢,左旋從此成為定例和官學,故而符氣才會憑此斷定程虔身上那件天象右旋的道教法衣,極有年頭。一般練氣士,確實難以接觸到這種好似“高高掛起”的內幕,符氣也就是出身藏書豐富的燕譽堂一脈,有錢又有閒,才有機會了解這些看似與練氣士修行無關緊要的雜學。

只不過還有些內幕,符氣就沒有多說,比如程虔那件法袍,極有可能,可以打通幽明顯隱,通乎晝夜之道,簡單來說,就是能夠幫助程虔行走於陰冥道路。

符氣提醒道:“虞兄,記得到了伯父伯母那邊,只說我是一個出身雲霄王朝的山澤野修。”

虞陣點頭笑道:“你也記得別被我妹妹盯上,是朋友,才好心提醒你。”

潑墨峰那邊,張彩芹問道:“程世伯,趙浮陽當真會乖乖交出那方嗣天子寶璽?”

少年面容的道士胸有成竹道:“若是平時,他多半會覺得我是在虛張聲勢,置之不理,我少不了要親自走一趟合歡山,今夜正是合歡山聲勢最為鼎盛的光景,趙浮陽和虞醇脂反而會驚疑不定,不敢不當回事。”

如果趙浮陽執迷不悟,他就只好替師伯清理門戶了。

符氣的那句玩笑話,還真就一語中的了。趙浮陽的確曾是金闕派的弟子,得到了某位金闕派祖師爺的青睞,親自為趙浮陽破例傳下一篇秘傳口授的道訣,但是礙於趙浮陽的妖族出身,始終未能躋身祖師堂嫡傳之列,後來又有一樁風波,趙浮陽一氣之下,就 離開了清靜峰金仙庵一脈。

其實清靜峰才是金闕派的祖山,歷代掌門之位,都被金仙庵牢牢把持。只是到了程虔這一代,垂青峰才後來居上。

那趙浮陽是一條山蟒出身,當年在金仙庵得了一樁造化,修煉得道之後,離開金闕派,成為一位散仙,透過收集亡國玉璽來汲取龍氣,用以增補道行,試圖憑此煉山證道,修成清靜峰一脈所說的金仙果位,屆時趙浮陽無需走水,便可化蛟,離開合歡山這座既是道場同時又是牢籠的,從此天高地闊。

一頭元嬰境山蛟,足可橫行寶瓶洲了。

程虔看了眼身邊的晚輩,目露讚賞神色,笑道:“彩芹,不管如何,既然那位大人物,答應了參加觀禮,青杏國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了。”

老真人眯眼望向遠處的合歡山輪廓,“如果我們青杏國邊境地界,盡是些不入流的貨色盤踞此地,非妖即鬼,一個個不知天高地厚,都膽敢自稱是小書簡湖了,把這千里山水搞得烏煙瘴氣,太不像話。還好,距離年中典禮,還有一段時日,否則我還真沒臉面,去見那位陳隱官。”

張彩芹點點頭。

如果陳平安在年中時分南遊青杏國京城,參加觀禮,那麼此地的存在,註定紙包不住火,被這位年輕隱官聽說有這麼一塊鬼祟作亂的地盤,這可就不是一般的有礙觀瞻了。別說青杏國柳氏和金闕派,張彩芹所在的天曹郡張氏家族,同樣會渾身不自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