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的河水,瞬間把整個平陽縣化作一片汪洋。
不少百姓們望著那一片河澤,忍不住落淚。
一是後怕自己差點命喪黃泉,二是惋惜,一生的積累,化為泡影。
但這些災民們很快就沒有時間感傷了,他們被安排著各種活計,自力更生。
朔州的礦產資源比雲州要豐富,山林也要比雲州多。
這些災民可以去徑山伐木,去礦場開礦,修橋鋪路,開挖堰塘。
年老體弱的老人以及失去父母庇護的孩童,則被安排種養菌絲,種蘑菇。
總歸,除了那些嗷嗷待哺的嬰兒,幾乎人人都能尋得到一份活計,填不飽肚子,但也餓不死。
顧南夕正和牛錦一巡視災情,見流民們席地而睡,條件略好一些的,則用稻草墊在身下。
顧南夕皺眉:“即將臨近深秋,天氣愈發寒冷,災民們若是沒個住處,恐怕難以熬過這個冬天。”
牛錦一看著河對岸的洪水,隱隱有褪去的跡象:“許老說,再過不了幾日,河水應該會退去,到時候,我們進入平陽縣,再重新規劃房屋,爭取在冬日來臨前,讓他們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災民是流動的,資源又有限,只能等洪水退去,讓他們回到故鄉,重建家園,才是資源的合理分配。
至於已經和朔州簽訂十年租地合約的流民們,已經開始挖地基,建磚房了。
雲州磚廠派人來朔州指導建窯燒磚,流民們可以選擇用勞力來兌換紅磚。
若是實在沒有那麼多勞動力的,也可以選擇向縣衙申請低息建房資金。
朔州一系列的政策都在告訴流民,只要你願意紮根朔州,福利是大大的多!
如果只是想著在朔州度過災年,那就只能努力幹活,保證自己不餓死。
顧南夕看了一路,發現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災民男女比例極其失衡!
“錦一,咱們雲州朔州的男女比例是多少?”
牛錦一被問得一愣,他還真沒注意過這一點:“這個還真沒統計過。”
顧南夕:“災民中男多女少,這可不是個好現象。”
在人活不下去的時候,男多女少不是什麼問題。
但等一切走入正軌後,男多女少,大批老光棍娶不上媳婦,就容易引起社會動盪。
同時,這樣也不利於人口的增長。
要想讓雲州朔州健康發展,就必須要鼓勵生育。
畢竟打仗就會死人的,雲州一場大戰幾乎打光了三分之一的雲州青狀。
在生產水平不夠先進的古代,人力就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力!
顧南夕決定回去後,和崔三論等人討論下,該採取哪些措施,鼓勵生育。
“大人,有人找您,自稱是永昌侯府的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