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陛下分憂,是臣弟的本分,陛下,這是李大人新呈上來的奏摺,就最近幾天,便收齊了三百萬兩銀子,皇妹要的軍餉總算是籌齊了,還有富餘,陛下放心,以皇妹的能力,定能凱旋而歸,區區離國,不在話下。”他甚為激動的道。
說罷又朝淑妃揖禮,“淑妃娘娘,在這裡先恭喜娘娘,李大人辦事得力,為大興朝立了一功!”
淑妃起身回禮,“家父也是為陛下分憂,應當恭喜陛下,軍餉籌夠,離國鐵騎再不敢犯大興疆域!”
“對對對,瞧臣弟,太高興,都不會說話了。”郕王猶如不夠穩重的毛頭小子,一拍腦門道。
承天帝被領得也高興起來,“李大人辦事得力,該賞!愛妃,你要什麼,告訴朕,朕賞你。”
淑妃聞言慌忙搖頭,“臣妾什麼都不要,只要陛下龍體康安。”
“你呀。”承天帝很滿意她的態度,立刻便吩咐陸信,“朕記得不久前越海國進貢了一株珊瑚,給淑妃搬去。”
“陛下……”淑妃想推辭,承天帝立刻揚手製止她。
就在這開心時刻,守門的太監進來稟報道:“陛下,李閣老求見。”
“你虎呀?兩個李閣老,哪個李閣老求見?”陸信氣得瞪了眼來稟報的小太監。
小太監嚇得臉色慘白,忙補充道:“禮部。”
這般一說,眾人便明白,是原禮部尚書,剛入內閣的李閣老,而非淑妃的父親。
畢竟是閣老,不見不妥,承天帝點點頭,“宣。”
小太監忙退下,不過片刻功夫,他已滿身是汗。
淑妃也起身,“陛下,臣妾去看看給您熬的藥膳好了沒有。”
她很明白承天帝,在談政事的時候,承天帝不喜歡她旁聽,方才已經聽了郕王的稟告,若再聽下去,承天帝會不高興。
承天帝點點頭,方才郕王所稟報的,事關她父親,是以他也並未怪罪,此時她能主動避開,他很滿意。
不多會原禮部尚書、李禾竹的老父親李享進來,先行禮,“老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承天帝聽了心情複雜,誰都知道,人不可能真的萬歲萬歲萬萬歲,他還病著,卻偏偏高喊。
不過,善良的他沒有惡意揣測,依舊和氣的道:“平身。”
“老臣多謝陛下。”李享起身,又衝郕王行禮,“郕王殿下。”
“愛卿有何事?”承天帝沒什麼精力,頗為疲累的問。
李享舉起手裡的奏摺,再次跪下,“陛下,今時民心動盪,內憂外患,還望陛下早立國本。”
國本,許多時候在大臣的口裡,意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