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走入,黃裳的目光則從老迷弟身上轉過去,宇文化及趕忙介紹道:“前輩,人我們都帶來了。”
他身後的兩名宇文閥高手頓時上前行禮,務必在這位世外高人心中留下好印象,卻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寇仲和徐子陵學著他們的模樣,也上前抱了抱拳,但那油裡油氣的混混氣質,儼然是烏鴉哥跟陳浩然打招呼,時刻準備掀桌子了。
林一江扭過頭去,又覺得不忍直視起來。
黃裳長袖微微一震,四人不自覺來到中央,目光下意識落在翻開的《長生訣》上。
前面的甲骨文被掠過,翻開的就是七幅圖譜。
“你們從一到五幅中,可各選一幅。”
宇文化及嘴角一揚,宇文閥的兩人強忍住激動,喜孜孜地道:“是!”
“你們從六七兩幅中,各選一幅。”
寇仲和徐子陵倒也不貪,有的練就不錯了。
但就在宇文閥兩人看著穴道經脈執行,體內真氣開始流轉,氣血搬運時,兩人依舊在跟圖譜君大眼瞪小眼。
最終,還是寇仲開口,堆起笑容:“這位大俠,我們不認得這些點和線條。”
沒有人笑話他們。
因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兩個混混就是武盲。
黃裳看著他們,沒有直接講述經脈和穴道的名稱,而是開口道:“習武的根基,在於‘心’、‘體’、‘意’三點。”
“心,就是你們的尚武好奇之心,練武持久之心,吃苦耐勞之心,欲習上層武學,先煉心,掃除雜念,我道家名為抱元守一……”
“體,則是通其經脈,調其氣血,其中又分為三步十路……”
“意,並非單純的氣機交感,而是要與心、體相合……”
最初是雙龍在聽,緊接著那宇文閥的兩人也情不自禁地聽起來,最後連林一江、宇文化及和石龍三人都聽得聚精會神。
這個年代,富文富武,宇文化及是世家出身,從小錦衣玉食,石龍同樣也是出身富戶,後來才有機會拜入名師,基礎打得都是很牢固的。
但他們與此時黃裳所言一比,才發現啟蒙老師與這位,實在是天差地別。
不僅僅是深入淺出,更是因材施教,幾乎每個人露出稍有疑惑之處,黃裳都會加以點撥。
這種點撥不是直接解釋答案,而是提示訣竅,引導學生自己思索。
當自己想通的那一剎那,心中湧起的歡喜實在難以言喻,如果是個幼童稚子,保證會愛上學習。
別說宇文化及和石龍驚為天人,林一江都露出驚詫,恍惚間有種熟悉感。
眼前這位和自己的師父,在教學能力上,真是一樣的立意極高,高屋建瓴啊!
名師!
這是一位名師!
好的武學不代表也能教出好的弟子,主要在於因材施教四個字,許多宗師乃至大宗師,確實已經將自身所學融會貫通,到達極致,但他們的徒弟卻有不同的情況,能否為徒弟量身定做一套適合自身的武學和學習方式,才能看出一個人的授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