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隋朝初立,百廢待興,突厥帝國率領三十萬大軍再度南下入侵。
裴矩出晉陽,一人入突厥,歷時八年,說服大小可汗,各族部落首領反抗木杆可汗之子,突厥內亂,終分裂為東西突厥。
前所未有的強大塞外帝國,宣告滅亡。
然東西突厥實力猶存,虎視眈眈,忌憚於迴歸晉陽隱居的裴矩,不敢南下入侵。
……
在楊堅的治理下,隋朝國力達到鼎盛,科舉初開,晉陽書院多人任職,門生遍佈天下。
後十數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然楊堅駕崩,楊廣繼位。
楊廣心氣極高,登基僅數年,就動用三百萬民眾,修四條運河,將南北貫連,使得戰爭軍需運送變通。
後高句麗犯邊境,楊廣不聽眾臣勸告,舉全國百萬兵力,徵高句麗,並令各世家湊齊軍餉物資,以備大軍使用。
河東裴氏領命,各世家效力,然楊廣愈發忌憚世家實力,命晉陽書院出身的一眾官員全部留守,命宇文述領兵。
戰敗。
楊廣不甘失敗,再度御駕親征高句麗,裴矩派出眾弟子隨之出征,然楊廣剛愎自用,不聽勸告。
再敗。
三徵高句麗,大宗師裴矩親自出手,跟隨奕劍大師傅採林一路,於其衣衫後神不知鬼不覺地寫下三百六十一個蠅頭小字,破盡十九路弈劍術。
傅採林攜門人退避三舍。
大戰再起,裴矩弟子生擒高句麗王高元。
高句麗終滅亡。
由於“邪王”石之軒近年除整合魔門外,再無大動靜,“散人”裴矩被奉為天下第一人。
然高句麗雖然滅亡,世家勢力依舊龐大,楊廣感到處處掣肘,欲徵東突厥,惹得民怨沸騰,各地起義徹底爆發。
……
再數年,隋朝動盪,天下再入混亂。
主線劇情開啟。
第二批輪迴者,正式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