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如今動作最大的北周,也有兩位宗師供奉,據說年近百歲,是上一代成名的高手,便是他們索要《長生訣》。
“百歲大限,終究是難以逾越,至於長生,還不是這個世界能夠企及的啊!”
黃尚暗自搖頭。
《長生訣》修煉的困難,在於它的創始人廣成子,距離如今太過遙遠,甲骨文就是一難,上面的經脈穴道圖更是奇異,以致於代代有才智之輩破解,都一無所獲。
不過從原劇情雙龍的情況來看,《長生訣》修煉的困難,是第一不能有內力在身,第二需要直接莽,在最為弱小的時期,吸納天地精元入體。
黃尚覺得,這其實也是一種過時。
廣成子時期的上古人族,首先沒有各大武林門派,自然也就不會大規模修煉武功,滋生內力,其次他們的生活環境要惡劣許多,與天地相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能承受天地精元的可能性,就遠比現在的人類高。
所以《長生訣》適應的,是那個時代的人,與真傳道的傳承一樣,都屬於過時性的武學。
當然,這依舊是猜測,黃尚還沒有看到秘籍本身,估計也看不懂,只是根據原劇情腦補一二。
倒是在主神殿中,他沒聽說過有輪迴者基礎功法是《長生訣》的,也從側面說明了它的名氣純粹大於實際。
輪迴者是最精明的群體,如果一門武學很有潛力,價效比極高,那保證有不少人都會去練,不介意“撞武功”,恰恰相反那些冷門的絕學,就算再花裡胡哨,也沒人感興趣,或者說不信邪的都死了。
“不過我作為石之軒,成為大宗師後,不該對四大奇書之一的《長生訣》棄如敝履,至少得去看看。”
黃尚走出殿宇,看著外面如喪考妣,卻又不敢離去的老君觀上下,從他們中穿梭而過。
不發一言,卻又可比千言萬語。
弱者用眼淚悲嘆今日,強者用鮮血奮鬥明日。
你們好自為之吧!
離開老君觀,黃尚直入未央宮。
是的,未央宮。
真正的未央宮,是漢初劉邦命重臣蕭何監造的,作為古代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它的總面積差不多是六個北京紫禁城那麼大,亭臺樓榭,山水滄池,佈列其中,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奠定了兩千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
也就是說,後來歷朝歷代的皇城宮殿群,絕大部分都是仿造它的格局建立的。
只可惜在王莽篡漢後,更始軍攻入長安,一把火燒了未央宮,東漢再建,但到了東漢末年,李榷、郭汜又火燒長安,未央宮又玩完,再到了晉朝再建,已經大不如前。
直到後趙建武,聚十萬人修未央宮,然後前秦、後秦、北魏、西魏,到了如今的北周,一直將之當作皇宮,沿用下來。
也就是說,這是未央宮4.0版本了。
歷史滄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