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在中武世界依舊通用。
如今突厥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南下,還未正式發動進攻,內部已經開始亂了,各個部落時有衝突,甚至爆發了大規模的械鬥,木杆可汗所說的,就是要懲罰這些戰士。
然而這看起來理所應當的決定,卻遭到了反對。
反對他的,是地頭可汗、步離可汗、瓦史可汗等數個小可汗,還有不少強大部落的首領,之前爆發的,就是一場互相問候對方母親的對噴。
感受那自由民主的氣氛,黃尚都險些以為突厥帝國信白頭鷹了。
可汗不應該一言九鼎的麼?
但很快,他倒是想起北周大將軍楊忠,也就是楊堅老爸對於突厥的評價:甲兵惡,爵賞輕,首領多而無法令。
精闢。
這是由社會制度形成的,原因方方面面,倒不是木杆可汗威信不夠。
這位東征西討,南征北伐,將接到手中的突厥板塊拓寬了整整近半,前所未有的廣闊。
這樣的皇帝,遭到一群臣子的反對,弄得跟無用的宋仁宗似的,還要進行妥協?
如此制度,也就怪不得突厥明明在單兵實力上要強過中原人,兵力數目也遠比中原各國的多,卻敗多勝少,每每都被擊退了。
這也有壞處。
比如現在木杆可汗就算當場去世,那也沒用,另外一個小可汗會很快取代他的位置,成為突厥大軍的最高統帥,繼續進攻中原。
所幸黃尚原本就沒有那麼天真。
就好比荊軻刺秦王,如果他真的成功了,就能拯救燕國嗎?
不,不僅拯救不了,還會被憤怒若狂的強秦大軍屠城。
一人之力再強,也不是一場單純的刺殺,就能解決問題的。
腦海中正轉過這個念頭,一股觸電般的感覺突然襲至。
電光火石之間,黃尚沒有運勁抵擋,反倒是依舊按照自己的節奏,運轉天一真氣,無比契合地融入周遭的天地之勢中,火光從他所在照過,輕風從他身邊拂過,一切好似都沒有變化。
但王帳之內,嘰裡哇啦的吵雜聲音卻是即刻消失。
包括木杆可汗在內,所有人都站起來,望向大帳入口。
那裡站在一位老者。
他的身軀並不算高大,尤其是在魁梧雄壯的突厥人中,還略微顯得矮小,也沒有近乎完美的俊偉容顏,披在身上的更是一件野麻外袍,腰間懸著一柄彎刀,簡簡單單,平平無奇。
可即便是接觸過好多次,但每每親眼見到這位時,平日裡不可一世的大小可汗,部落首領們,仍舊下意識地吞嚥口水,有種孩童時期,在電閃雷鳴的惡劣天氣下,嚇得縮在阿孃懷中的感覺。
彷彿眼前之人,就代表著古人最為敬畏,將之當成天罰的力量——
雷霆!
這就是天下兩大宗師之一,大草原上的無敵者,最接近蒼穹之人,“狂雷”赫哲!
“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