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們不再逞威,主要的目的是掩護步卒,帶著沉重的攻城器械,對著興慶發動攻擊。
“放箭!放箭!”
當城頭上的大宋將領放聲狂吼,天空中頓時佈滿陰霾,那是箭雨在遮擋光線,但依舊阻止不了健步如飛的契丹武士,閃電般逼近。
終於,一架重逾千斤的錘門車,在百名戰士的合力下,向著城門急速推來。
那大圓木的尖頭,就象是猙獰龍首,張牙舞爪,瀰漫出死亡的氣息,轟的一聲,砸在西夏王城的巨門上。
接連不斷的巨響下,沉重的城門呻吟作響,擋不住這如山般的撞擊。
但就在這時,城牆之上也落下了一個個巨大的擺臂,嘭的一下砸在錘門車上。
與此同時,神臂弓的絃動聲不分先後地響起,一支支強弩飈射而出,狠狠地扎進了遼國士兵體內,穿過血肉之軀,再斜斜地插入地面。
不過遼國也有準備,在錘門車報廢的霎那,一架架雲梯就以兇狠的態勢砸向城頭。
一個個契丹勇士口銜戰刀,雙手奮力攀爬,城頭上的守軍則狂呼著,揮動起屠戮的戰刀。
第二天的戰事初起未久,傷亡之大,就已經慘烈至極。
遼軍展開悍不畏死的強攻,城下城上都是他們進攻的目標,宋軍同樣毫不退縮,針尖對麥芒地迎上。
一朵朵絞肉之花在戰場上綻開,生命不斷填充進入,似乎永無盡頭。
這樣激烈的大戰中,從早上酣戰,直至傍晚。
大旗獵獵,迎風飄揚,遠遠聽著那殺戮哀號聲,隨著風聲吹來,耶律洪基身邊的將士們,臉色都已經十分難看,甚至有些心驚肉跳地看著前方的搏殺,生怕自己也成為其中的一員。
自從簽訂了澶淵之盟,兩國長達數十年和平,若論久不經戰事,遼國和大宋其實是一樣的。
所以昔日黃尚對於大宋號稱百萬之軍,其實只有二十萬可用精兵,感到觸目驚心,但實際上,遼國也有類似的問題。
否則三十多年後,金國為什麼能將之覆滅呢?
發現周遭計程車氣低落,耶律洪基皺了皺眉頭,不得不下令,鳴金收兵。
不過這一回,遼軍想退,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密切注視著戰場的飛虎軍中,輪迴者們精神一振,黃尚雙腳直接離地。
是出場的時候了!
……
……
(四更一萬二奉上,本卷還有幾天就結束了,求月票!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