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火、墨清雪、墨清心跟在後面,一句臺詞都沒有,又被帶了出去。
這回連皇宮也待不下去了,直接被領出宮。
且不說三個背景板悶了一肚子火,殿宇之中,李秋水揮了揮手,宮女內侍心領神會地退了下去。
做完這一切,她才冷冷地看向黃尚:“你到底要怎樣?”
李秋水動手時,是有玉石俱焚的念頭。
不自由,毋寧死!
但殘酷的事實證明,連黃裳的“傳人”,她都沒有辦法拿下。
不低頭,也不行了。
黃尚對李秋水的思想感情沒有興趣,他感興趣的是奇門絕學:“你方才施展的是什麼?”
李秋水微微昂頭:“儒門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我以小無相功駕馭,施展的是六藝之數!”
“你一個道家的,居然玩起儒門六藝?”
黃尚真的刮目相看。
其實早在感受到文氣時,他就設想過儒門六藝,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易經。
首先,易經是群經之始,諸子百家的起源,可以方便地轉向其他領域,比如道家。
其次,儒門六藝是春秋戰國時期,對儒家弟子的要求,雖然被後世推崇,但黃尚一直不贊同今不如古的思想。
在他看來,時代是不斷發展的,各種修煉也是不斷推陳出新的,有了古人的智慧作為鋪墊,後人應該越來越發揚光大,而非故步自封,一味認為年代久遠就是厲害。
所以他在具體招式上面,寧願自創,也不願照搬儒家六藝。
不過這二十多年的時光,李秋水一直與體內的否卦作鬥爭,反倒有了收穫。
無論私生活怎樣,要不要緊,李秋水在武學上的造詣,是不容置疑的。
“現在,這二十多年的苦功,是我的了。”
黃尚握住諸葛筆,微微一揚,一抹微光從李秋水體內飛出。
李秋水四肢一僵,猛然定住,眼睜睜看著一團翻騰的卦象在眼前綻放。
否卦!
李秋水這些年與之對抗的感悟精華,都在其中。
黃尚閉目開始感悟。
他是文曲星,文氣聚合的源頭,否卦又是屬於易經道藏的一式,別人或許難以理解,對於他來說,簡直一目瞭然。
而本體得了諸葛筆,就是有了鑰匙,只要肯“冒險”,成功後有所收穫,也是合情合理,任誰都挑不出毛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