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些機器人能夠當成擁有情感的人類麼?
包括《底特律:化身為人》裡面的仿生人,如果不是人類的外表,那麼還會按照現在這樣的一個故事?
遊戲裡的角色,甚至是玩家還會不會帶入到仿生人的這一邊陣營,並且肯定他們的起義?
諸如此類的話題,玩家們討論的不亦樂乎。
甚至這個話題還很快延伸到了遊戲之外。
甚至一些社會類的節目,以及高校中的講課,都有使用到《底特律:化身為人》這款遊戲來當做一個例子。
尤其是借古喻今,在工業革命時期,生產機器的產生讓許多工人失業,從而引發了諸多的問題。
工人打砸機器,跟遊戲裡的人類虐待仿生人不也是一個樣子的麼?
那麼未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攀升,會不會重演歷史,又或者如同遊戲裡的那樣呢?
許多瞭解過《底特律:化身為人》的玩家,都是激烈的討論了起來。
這種火熱的現象,伴隨著各大腦機介面裝置的廠商主動的宣傳下,反而是愈演愈烈。
其最直接的一個情況,那就是《底特律:化身為人》的銷量節節攀高。
什麼樣型別的遊戲,一直是銷量小於名氣的?
毫無疑問互動式電影遊戲首當其衝,而排在後面的就是恐怖遊戲了。
這一類的遊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即便透過影片來雲,依舊有很好的體驗。
甚至諸如恐怖遊戲,如果不喜歡那種心跳刺激感,看別人玩反而比自己玩更加的有趣。
但得益於腦機介面的全新平臺,還有一個各大腦機介面的廠商,以《底特律:化身為人》宣傳產品的優勢。
反而讓《底特律:化身為人》成為了一個大爆款。
幾乎購買了腦機介面裝置的使用者,兩個人裡面就有一個選擇購買了《底特律:化身為人》。
這種情況讓人聯想到了《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
同樣的一個現象,只不過平臺從switch變成了腦機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