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並不是一個規模多麼大的遊戲,但因為充滿了變數,再加上跟運氣有關,這種遊戲在沒有玩膩的情況下,一上手是非常有魔性,感覺一旦玩起來根本放不下來。
比如遊戲中蘊藏了多種羈絆組合,比如里昂跟艾達王同時在場的時候會出現一個羈絆組合,原遊戲中警察局的警長,還有幾個倒黴蛋警察在場上的時候也有特別的羈絆組合,同時克萊爾、艾達、雪梨等在場的時候又有特殊的羈絆。
除此之外還包括有種族,如喪屍怪物也都有各自的羈絆,如果要往深了裡面去看,各種羈絆組合顯然挺硬核的,還有各種羈絆的相互剋制也是很需要動動腦筋的。
但往細了的說,這其實又是很容易上手的,因為各種羈絆很明確的標出來了,玩家們只需要選擇一個他們想要玩的羈絆就行了。
然後剩下來的就是抽棋子,湊更高等級的棋子。
入門簡單、但玩穿卻要了解一下,這就是這款遊戲比較特別的一個點了。
不過同樣的這種型別的遊戲也有一個很大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平衡是很難界定的。
因為其中需要考慮到運氣成分,即便透過大資料來統計,但依舊會有玩家覺得強大的沒被削弱,弱小的沒被加強。
同時這種運氣向又偏一點競技型別的遊戲,體驗感很容易升滿但也很容易爆炸。
這其實是一種雙向型別的反饋,比如這一盤你什麼都很順,早早的里昂、艾達王、克萊爾、克里斯、吉爾都蒐集齊了,但卻就是升不了等級,然後導致失利。
感覺自己運氣不好,下一次還能幹回來?
但這麼早收集到五個重要羈絆角色,這也能叫運氣不好麼?
而如同這一類的場景在遊戲中還會發生多次,玩家在一段時間的摸索後,就會對這種遊戲模式產生一種疲倦。
同時這一型別的遊戲更新方式也不會是那麼好更新的,除了已有卡牌數值的改動,更多有趣的地方應該就是新的羈絆以及新的棋子了。
可這些改動都會讓遊戲變得臃腫起來,比如越來越多的旗子池。
一個上手容易的快節奏流量遊戲,這就是楊晨對於自走棋這種型別遊戲的定位。
並不是說不好,而是這款遊戲本身各類元素,都不足以支撐它成為一個經典的型別。
依託於比較被玩家們熟悉的衍生i,或許能夠掀起一小段時間的熱度,但在遊戲玩法被玩家玩穿了之後,對於這種遊戲的期待值,就會直線的下降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至少在目前看來的話,《生化自走棋》還是相當受玩家們歡迎的,尤其是在這種型別的初期,可以說對於玩家們而言這是一種非常魔性的玩法。
鯊魚平臺裡面,已經透過星雲遊戲的《逃生》《生化危機》榮升成為鯊魚平臺首席大慫逼的陳旭開啟了直播間準備進行一下試玩《生化自走棋》。
相比於一年前他的直播間人氣跟熱度,都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同樣也有一個困難困擾著他,那就是直播效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