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國在松贊干布汗的統領之下,正處於上升期。
此時雖然談不上財大氣粗,可是……積攢的家底卻還算豐厚。
此時松贊干布汗顯然被漢人的先進經濟理論所折服了。
尤其是那位叫朱文燁的男人,他那詳實的理論,讓松贊干布汗產生了傾慕之心。
這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時的吐蕃,還處於奴隸制,文化還處於原始階段,甚至於經濟方面,連貨幣都很原始,大宗的貿易,還處於以物易物的階段。
就這麼一個文化和經濟體制,松贊干布汗即便是個極聰明和睿智的人,看到了朱文燁的文章,也大抵相當於古羅馬時期的某個君主,看到了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一般。
臥槽,太先進了,先進的有點受不了啊。
於是乎,心裡拜服,只有跪下的份了。
當然,無論朱文燁的文章寫得再如何神乎其神,很多地方看的不太懂,而且許多詞句,以松贊干布汗的文化水平,也有些吃力,可這並不妨礙松贊干布汗瞭解這些文章的本質,說穿了……就是神瓷還會漲,會不斷的漲,漲到天上去。
神瓷就是財富,神瓷就是一切,現在用幾百頭牛羊換一個神瓷,將來可以換回一千一萬頭。
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既然是如此……那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趕緊薅大唐的羊毛啊。
在劉向和論贊弄的主持之下,一場巨大規模的交易已經開始。
原先大唐對於生鐵以及鹽巴的貿易,還或多或少有些警惕。
可對方若只是想用大量的糧食和牛羊以及奴隸來兌換陳氏錢莊的欠條,這……就沒有不貿易貿易的道理了。
至少朔方那邊,顯然對此很有興趣。
劉向是個漢人,很清楚朔方那兒,需要大量的勞力,他們對於牛羊還有馬匹的需求也很旺盛。
而恰好……吐蕃在擊敗了許多部族之後,有的就是牛馬、黃金、糧食。
大量的交易,在瘋狂的進行,其實連朔方那邊,都有點搞不懂這吐蕃人到底是什麼操作,見對方突然大規模的貿易,竟心裡頗有點忐忑,連忙修書到長安。
陳正泰看了修書……一臉懵逼。
其實……他曾想過,讓吐蕃人也弄點精瓷回去。
只是沒想到……吐蕃人的動作會這麼大。
這卻不知是哪一位神仙,有這樣大的能耐,能讓那素來精明的松贊干布汗居然也學了世家的那些做派,直接一把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