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到了這裡,三叔公就一切都明白了。
他不禁為之嘆息道:“哎……其實……遲早是要走一步的啊,你說的對,若是沒有階梯,大學堂這麼多讀書人,將來能操持何業呢?這一日,遲早會來,只是早晚的分別而已。”
說到這裡,他羨慕的看了陳正泰一眼,才接著道:“大學堂的成敗,與陳家息息相關,只是……將來會是什麼樣子,老夫是看不到了。”
說罷,三叔公又是一聲嘆息。
年老的人,總是不免會有這樣的感慨。
陳正泰也只是笑了笑:“三叔公會長命百歲的。”
到了次日,李世民又召陳正泰入宮覲見。
此時,大理寺卿空缺,新任的大理寺卿乃是裴逡,聽他的姓氏,大抵就能猜測出他的出身,八九不離十。
對於裴逡這個人,其實李世民是頗為不滿意的,可顯然,除了接受這個人選之外,他別無選擇。
見了陳正泰,李世民就道:“鄧健此番追贓,功勞甚大,朕打算將其提為大理寺少卿,只是……朝中反對者日眾,都說從小小翰林,先升大理寺寺丞,再升少卿,實在有些過了。”
陳正泰則是道:“其實對於鄧健而言,官職大小並不重要。”
“嗯?”李世民凝視著陳正泰,不解地道:“你何出此言?”
陳正泰笑了笑道:“鄧健這個人,六親不認,過於剛猛,對於他而言,少卿與寺丞又有什麼分別呢?官職有大小,可能不能改良風氣? 看的還是人啊。臣也不建議從七品翰林直接升為從四品? 拔苗助長,對於鄧健而言? 沒有任何的好處。陛下敕他為寺丞? 其實已是格外的恩典了。”
李世民不禁道:“朕還以為你會樂見其成呢。”
陳正泰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頓了一下? 李世民沒有再往這件事說下去,而是換了一個話題道:“朕打算從內帑撥付出錢糧來? 在各州縣建立學堂? 也效仿二皮溝大學堂的樣子,鼓勵人入學讀書!人才的培養,乃是至關重要的事。”
陳正泰便道:“主持各大學堂修建、招生的人是誰?”
李世民顯然已經在安排這件事了,立馬就道:“朕思來想去? 也只有虞卿家可以擔當此大任了。”
他說的虞卿家? 自然就是虞世南了!
在這大唐朝中,虞世南的地位很高,而且也是大學士,他的地位是和房玄齡等同的,而且幾次科舉? 都是他為主考,說起學問二字? 天下沒有人對他不欽佩的,這樣的人出面主持大局? 自然無可挑剔。
何況……此人當初教育過李世民,算起來? 可以說是李世民的半個老師? 有這樣的資歷? 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了。
李世民又道:“虞卿兼為國子監祭酒,而國子監……的職責也要改一改,總攬天下道學、州學、縣學,正泰,你看如何?”
“教育是好事。”陳正泰只籠統的道了這麼一句!
其實陳正泰對虞世南,是有些摸不準的,當然,此人的名聲很大,可到底能不能做成,陳正泰就拿捏不定了。
當然,這個時候自然也不能說喪氣話,畢竟這個時候,陛下好不容易肯拿錢出來了嘛,錢都拿了,你還犯賤的潑冷水?